身穿一件花色开襟羊毛衫,手拿一部华为智能手机,22岁的郭倩(音)正滔滔不绝地谈论她刚刚在淘宝网上购得的新物件。作为一名行政工作人员,郭倩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基本是“月光族”。
她不光是“月光”,而且他父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也未能幸免,她把其中的多数都用来在淘宝买小饰品和衣服。“有时候,我对花我爸的钱也感到很内疚,所以我会给他买些衣服。”
郭倩是郑州本地人,去年在父母的资助下已经买了一套房,她正处于向中国中产阶级迈进的过程中。
在中国政府努力进行一场关键的宏观经济转型,即促消费减投资之时,像郭倩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或许是这场转型的关键。中国的这场经济转型不仅是新领导层所致力于的,也是全世界所期待的。
当涉及一个关键的经济问题:她是该花钱还是攒钱时,作为在空前繁荣时代中长大的一代,像郭倩这样的很多中国“80后”给出的答案与他们的父辈不同。
她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我完全不会攒钱,为什么要攒?”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郭倩这种“有钱就要花”的态度,可能有助于中国消费需求的释放。而在未来十年,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结束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所亟需的。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分析师凯文德(Benjamin Cavender)表示:“出于很多原因,18-35岁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更积极乐观,对承担风险也更为开放,因为他们完全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时代。相对于他们的赚钱能力,他们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往往较高,通常也不会狠命攒钱。”
这种思想观念上的代际转变,正重塑中国的经济图景: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以及增长的地理形态即将发生重大改变。
现如今,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约占中国一年18万亿元零售支出的约35%。这也反映出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中国其他城市的富裕程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寻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新市场,将工厂从东部沿海搬到内陆,内陆城市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正改变中国的经济力量平衡。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执行董事沃尔特斯(Jeff Walters)表示:“东部沿海依然会有增长。但在江西、河南、安徽等内陆省份,你会看到消费阶层有更为显着的增长。”
“再过几年,你会看到很多更年轻的消费者,他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他们即将跨入可以让家庭愿意消费更多的收入水平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