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展出纺织服装类、鞋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食品类等商品的第113届广交会三期1日开馆迎客。众多中国参展商感叹当下生意难为:由于传统欧美市场持续疲软,加上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走高及人民币升值,产品出口利润越来越薄,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山大”。
当天的客流量较广交会一期、二期均有所减少,欧美采购商的身影亦并不多见,延续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冷清情景。
从事服装出口的参展商简海英称,由于欧美市场外需仍然不振,保守估计今年一季度其企业外贸订单减少近一成;越南、孟加拉等国家同行依靠成本优势迅速崛起,分流了她们公司不少订单量。
记者发现,参展广交会三期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对工人薪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敏感度较高,议价能力也偏低。“尽管工人工资提高了,多数企业依然会出现‘用工荒’现象”。广东商人吴金存称,劳动力成本高企,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但产品竞争力因此下滑。
中国鞋业出口已进入“微利时代”,但广交会一些大企业肯花重金建立品牌,提升产品在外国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因此获得了丰厚回报。
浙江一家大型鞋业公司负责人缪仁赞称,他们今年4月份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约三成,除了得益于中高端精品男鞋市场定位准确外,其品牌建设也为其拓展市场打通了路径。目前其企业在世界各地开设了100多家直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