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经济需要重新定位 改革重新站到十字路口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06日    作者:史晨昱

  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中国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改革红利。有三次改革成为塑造中国模式的最大动力: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二是上世纪90年代,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由此收获了全球化红利。

  不过,在将中国经济推向“黄金十年”的鼎盛后,改革驱动有所式微,表现为:第一,由于强制性计划生育加之成本推进型的通胀的到来,人口红利基本消失。第二,加入WTO的全球化红利因为欧美世界普遍陷入经济危机而消失。第三,由于房价发展到了高位,为了保护实体经济、减少金融风险的限制房价的宏观调控措施,土地财政红利也丧失。第四,经济领域内既得利益犬牙交错,特权与责任分离,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被限制,社会整体上失去了活力,创新红利衰竭。

  中国经济需要重新定位。继续深化改革已成社会的普遍共识。十八大提出要用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下一步改革,以及此后释放的各种积极讯号,已经创造了一种引人期待的气氛。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至理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中国改革初期不同,改革的内外环境以及自身定位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首先,通过改革坚守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全球化支撑下的工业化。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急剧扩张的速度受到遏制,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这远非产业结构的腾笼换鸟,更是经济利益的重新布局。制造业易于标准化,更容易从国外学习到先进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较快,而服务业差异化程度较大,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对较慢。中国制造业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中借助了跨国公司、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金融融资、市场销售和法律支持等服务。未来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国内相关制度的缺陷,如金融业相对落后、法律保护力度不强、政府干预较多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并制约服务业的发展。

  如果政府听之任之,那么连锁性的负面影响加剧:制造业面对的总体需求下降,导致制造业投资下降,并引发制造业的失业增加。由于银行业主要为制造业提供融资,随着制造业投资和利润下降,会导致银行业出现收缩信贷和去杠杆化的过程,结果是经济出现螺旋型的向下调整,甚至走向通货紧缩。如果单纯采取松财政、松货币的刺激政策,尽管在短期内效果可能较好,但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在中长期会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引爆金融危机。

  其次,通过改革激发未来经济活力。在尽可能避免经济增长出现“硬着陆”的前提下,未来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激发潜在的增长动力以尽可能延长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时间。不同于10年前的开局,目前中国经济已形成一个高度成熟的GDP举国体制,路径依赖的固化程度和影响远远高于以往。如果重复走上“投资+货币”的老路子,不但进一步加深结构性矛盾,也不利于稳定经济预期,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恶性循环。这也是此前“四万亿”带来的教训。尽管中国经济未来主要靠投资拉动,但无疑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是非常明显的,这并非完全是由于基数的原因,相当程度上来源于财富分配机制出现的问题。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基尼系数超过0.4的中型以上后发达国家,能够在人均GDP超过世界人均GDP的一半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于中国而言前途尤其严峻。

  面对这些新问题,理论者、经济从业者与政府官员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细致检讨,从各自的角度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给出了自己的思路。《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约请了成思危、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陈锡文、周瑞金等老牌专家学者,以探讨中国改革红利问题为主题,谈设想、提建议。该书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派观点:一个是政府派观点,主张强化政府干预;另一个是市场派观点,强调加强市场机制建设。

  在政府派看来,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致政策设计有漏洞,或者现有政策落实执行不力。如宋晓梧,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政府派的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而对于市场派,如厉以宁、吴敬琏等,现存问题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人为干预既不能解决现有问题,还可能产生新问题。诚然,在结构改革尚在中途的时期,增强竞争性应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重要支点。一个投入竞争性市场的国有企业,会比一个主导着有限市场的国企获得更多收益。因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会比只由几个垄断企业控制的市场发展得更快。价格下降、持续的产品质量提升和良好的营销都会吸引人们做出更多消费。这有利于成功的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消费者储蓄率的不断下降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长期基石。更激烈的竞争还可以促进产品创新。如果以提升各个经济部门的竞争作为改革出发点,消费者能立竿见影地从中获益,而这又将让普通民众对政府的改革感到信任和支持。

  如高尚全所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有关争执从来没有停歇过。从此意义而言,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重新站到十字路口。

稿件来源:经济观察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史晨昱:中国外向型经济正在过大关[2012-05-31] 


相关资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24-09-26]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聚焦8月份中国经济走势[2024-09-14] 
·一批增量政策有望落地 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期[2024-09-18] 
·开放信号密集释放 更多吸引外资“长钱”举措有望出台[2024-09-04] 
·多地出台新一轮支持举措 “两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24-08-30] 
·23省份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谁在领跑?[2024-07-25] 
相关出处  
·上海自贸区方案细化强调开放 最早今年年中获批[2013-04-27] 
·上海自贸区方案细化强调开放 最早今年年中获批[2013-04-27]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之伤[2013-04-22] 
·[113届广交会]广交会回暖[2013-04-21] 
·李宁式困局[2013-04-03] 
·即期汇率触及6.2 人民币单边升势抬头[2013-04-0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