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凶猛,人民币升值压力陡增。距人民币汇率突破6.3关口不足3个月,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破6.2关口,报6.1980。与此同时,人民币对港币中间价首破0.8,报0.79859。
热钱监管新政难抑人民币涨势
外汇占款(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连续4个月增加,表明“热钱”正持续流入中国。专家认为,“热钱”不断流入,而我国缺乏对冲的金融工具和反向的市场力量,这就导致了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
为了抑制热钱涌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出手“救市”。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银行加强综合结售汇头寸管理(本报5月7日曾报道《外管局盯“热钱” 抑制人民币升速》)。
不过,监管新政还是未能阻挡人民币的升势。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980,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103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083。今年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1.46%。
与美元挂钩的港币汇率也随之下跌。昨日,人民币对港币中间价首破0.8,1港元兑人民币0.79859元。
一外贸企业一批货3个月利润缩水1/3
武汉江南实业有限公司的面料产品主要卖到欧美市场,昨日,美元外汇买入价报收6.12,让其外贸公司总经理葛蒂绷紧了神经。
“欧洲市场还在欧债危机的发酵期,美国市场稍有复苏,但复苏带来的订单都转到东南亚去了。”葛蒂说,东南亚的原料和人工成本比中国更为便宜,以棉花为例,国内棉花目前的收储价为每吨20400元,而国际价格要低3000元/吨,“印巴更是便宜,一吨能比中国少5000块钱,即使他们的棉花运到中国来,加上运费和关税等成本,还比中国本地的便宜。”
葛蒂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已没有了国际竞争力,而汇率波动更是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产品更没有市场,买家倾向东南亚等地区的低价产品,中国企业客户流失严重。”
除了客户流失,人民币连续升值,也让出口企业的利润严重压缩。葛蒂举例说,公司2月中旬接了一个欧洲客户的订单,货值10万美金,“当时的现汇买入价是6.22,下单后,从生产、出货到收回钱,需三个月时间。”如今,现汇买入价跌至6.12,“这批货的毛利大概是3万元人民币,三个月时间,利润就缩水了1万元,还不包括期间人工等成本的上涨和水电费等。”
“真是躺着都中枪了。”葛蒂说,汇率波动对一些出口量较大的企业来说,损失更为惨重,“有些企业一个月的出口额是1000万美金,汇率变动可能让他一个月的损失达10万元。”
作为出口企业的湖北欧瑞斯特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也受汇率变动的困扰,该公司何经理介绍,虽然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量有增加,但利润却在持续压缩,“人工、物力等成本都在涨,但是价格不敢涨,以前产品的利润是8个点,现在已经到了4个点,加上人民币升值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基本上没什么利润。”他说,在汇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公司接单也更为谨慎,“全球经济走势不明朗,客商下单很谨慎,我们也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