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外媒均撰文评论中国四月份外贸数据,认为虽然四月出口增长14.7%,增幅远高预期,远超三月的10%,但数据可能失真,水分较大:
第一,四月数据与整体经济形势不符。全球经济整体低迷,需求不振,中国经济整体增速随之放缓。第一季度中国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7%,低于预期,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
第二,四月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不符。从发电量到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系列指标看,中国经济陷于停滞。4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前月的50.9降至50.6,仅略高于50这一荣枯分界线。
第三,四月数据与其他市场情况不符。一方面,中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不振。海关数据显示,1-4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5%,对欧盟的出口下降0.9%。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外贸下滑,其中韩国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仅0.4%,台湾下滑1.9%。中国外贸与周边地区息息相关,因为很多产品都是在韩国、台湾等地生产零部件,后运至中国组装成成品出口。
报道称,中国外贸数据失真主要是受出口虚报影响。企业通过虚报出口贸易额,逃避外汇资本管制,将加剧外汇资金流入,加大人民币升至压力。虽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已采取措施,但对四月份外贸数据影响甚微。《金融时报》估算,四月份出口增长因虚报贸易额夸大5个百分点。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Luis Kuijs对中国出口数据怀疑更深,表示剔除虚报内容,4月份出口实际只同比增长了5.7%,意味着官方公布的数据扭曲了9个百分点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