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指向不一,周一公布的两项指标显示5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活动更加疲软,而上周六公布的调查数据则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出现温和改善。
周一公布的数据有: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简称:汇丰控股)公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与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5月份官方非制造业PMI。这同上周六政府公布的数据形成对比。上周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显示,5月份制造业活动温和好转。
分析师称,上述三项数据或许都是正确的,因为目前的经济状况确实是喜忧参半。
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加上中国努力通过降低对政府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对中国经济构成冲击。此外,为了防止房价节节攀升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中国还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汇丰控股周一公布,5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49.2,4月份终值为50.4;两周前公布的预览指数为49.6,汇丰制造业PMI预览指数是根据每月采购经理人问卷反馈总样本量的85%-90%为依据编制的。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扩张,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低于预览指数表明,由于国内需求状况恶化,5月份制造业活动小幅萎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官方非制造业PMI降至54.3,4月份为54.5。非制造业PMI主要涵盖零售、航空和软件等服务性行业以及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上述非制造业PMI数据显示,5月份服务和建筑行业活动下降,但总体指数表明非制造业活动仍较前月扩张。
上周六公布的5月份官方制造业PMI由4月份的50.6升至50.8,令很多原本预计该指数下降的分析师感到意外。
经济学家们称,官方的制造业活动调查中大型国有企业所占权重较高,而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中则涵盖了更多规模较小的出口导向型企业。
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Raymond Yeung表示,官方和汇丰PMI数据一升一降,他认为汇丰的PMI数据更为准确地反映了整体经济状况。
他说,汇丰的PMI数据与工业产值、公司利润等其他指标一致,均表明制造业面临艰难的经济环境。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7.7%,与全球水平相比较为强劲,但低于中国经济的标准增速;中国过去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7.9%。
在这之后公布的数据普遍表现不太强劲,但也有一些亮点。今年迄今为止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温和水平,如果决策者认为经济需要快速的货币政策支持,他们将拥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Yeung指出,政府可能在某个时间出台支持政策。
他说,汇丰制造业PMI和官方非制造业PMI数据均显示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