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S分析师George Magnus指出,日本经济和资产泡沫在1990年破灭时恰逢其人口结构的转折点,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口开始减少,造成供养比率急剧下跌。而相同的现象也出现在2005到2010年的美国。
Magnus警告,中国从当前到2016年将重复经历与日本相似的人口结构变化,而现在困扰中国的其他问题还包括经济结构改革、信贷紧张、过度借贷和资源错配等一系列问题。
George Magnus写到:
认为人口结构的转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危机当然有些偏激。尽管经济危机的成因可能会有其他更直接的因素,但人口结构确实是其中之一。1990年前的日本和1990到2000年之间的西方国家都经历着所谓的“人口红利”,但当这批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口到达一定的年龄,他们的消费和储蓄习惯会发生改变,而人口红利就会反过来变成一种拖累。
低生育率和较长的预期寿命对于工作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供养比率意义重大。帮助亚洲经济体走出97年经济危机的很大程度上是更年轻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而西方各国现在可没那么走运了。
下图显示了各地供养一名超过工作年龄老年人的工作人数量,也就是供养比率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供养比率的顶点很好的和经济与资产市场顶峰重合。日本现在的供养比率达到了1.5个工作人口供养一个老人,并且将继续下跌直至本世纪中叶达到平衡。而美国和欧洲则可能跟随日本的下跌势头,尽管供养比率不会跌到如此之低。
劳动市场中人口结构的弱势,加上不断地资产负债表萎缩,造成了消费者、购房者、企业家活力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率和劳动力参与度的下降,两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