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嗅到了一丝恐慌的味道:上周,中国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短期银行间贷款。这一情景凸显出中国金融体系的管理困局——这个金融体系一方面肆无忌惮地积累了大量债务,另一方面却仍需进一步自由化。
上周四,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已逼近11%,而上月仅为3%。该利率如果持续高企,可能对许多业务依赖表外“理财产品”的银行造成致命打击。理财产品期限较短、结构不透明,投资的项目(通常是房地产)往往缺乏流动性且有时存有疑问。近期信贷增长率之所以达到20%以上,理财产品是主要驱动力之一。未清偿信贷总额目前已达中国年产出的200%,而5年前这一比例只有120%。
这一问题既反映出金融资本主义的顽强,又反映出中央计划体制产生的意外效果。储户对由政府政策人为压低的官方利率感到失望,因此对其他储蓄产品产生巨大需求,而金融公司正好巴不得为他们提供这类产品。与此同时,在中央制定的增长目标(以及贪污机会)的驱使下,地方官员在不择手段落实建设工程资金。
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但令人担心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外界怀疑,许多理财产品从根本上不具偿付能力。这是建筑工程存在疑问的实际回报率在金融方面造成的不良后果。2009年以来,建筑工程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如果大量未清偿信贷成为坏账,中国政府将面临与西方国家一样的任务:如何在不诱发崩盘和切断高效益企业所需信贷流的前提下,限制不顾后果的贷款发放。中国央行一开始曾拒绝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间拆借利率,这表明了中国政府阻止信贷问题恶化的决心。但它后来缓和态度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说信贷问题是定时炸弹的话,当务之急是拆除它的引信,而不是引爆它。
储蓄账户利率自由化将削弱对其他产品的需求,但同时也会压缩银行的利润率。如果对表外产品的需求被抑制,亏损可能将成为现实。北京方面有资源对银行实施资本重组,但金融体系失灵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勾销——这些损失注定要由某些领域来承担。至于到底该由哪些领域来承担,这个问题肯定会引发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也是北京方面躲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