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大通(JPM.N: 行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周一认为,近期中国的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最困难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中国央行会通过对大银行的窗口指导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不排除央行会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及逆回购的工具维持资金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
他指出,进入7月份以后,随着季末效应的消失,流动性需求会出现明显缓解,银行间利率有望进一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银行间资金市场利率在上周四冲至历史高位后,周一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大幅跳水,交易员指出,流动性较上周五前的市况确实有现转暖迹象。
但朱海斌亦表示,在货币政策强调“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大方向下,接下来值得关注的是最近银行间市场利率的飙升是否会导致借贷利率水平的提高。一旦借贷利率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政策实际收紧,这会对已经疲弱的实体经济形成更大的压力。
此外,强化风险管理是否会导致非银行融资的大幅下滑和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以及如何保证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前提下确保资金会流向政府希望扶持的重点部门和行业,是下一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他还指出,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负债率在最近几年的信贷高速增长中都出现了大幅的攀升。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会加剧其还款压力的上升,可能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和不良资产的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周的货币市场的动荡可能是未来几年金融体系动荡的开始而非结束。
**央行想表达的信息**
朱海斌认为,央行近期采取相当强硬的态度,主要想表达两个政策信息。首先,央行希望趁此机会打消市场对于进一步货币或信贷宽松的预期。近期不少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同时要求央行降息和降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这一状况是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判断是截然相反的。
其次,央行希望借此机会给金融机构敲一个警钟,不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忽略风险管理。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过去四五年内膨胀得非常快,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从2008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0%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190%,其中非银行融资的扩张起了主要推动作用。
他说,央行此举也可能反应了其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一个大的判断,即基本上不存在流动性总量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流动性分配的问题。根据计算,银行体系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在过去两个月出现明显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流动性在各银行之间分配非常不均,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仍严峻。
针对6月以来逐渐升级的流动性困局, 中国央行今日强调,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朱海斌表示,从更广的角度看,新一届政府信誓旦旦要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根据目前的种种迹象判断,金融改革应该会明显加速。国内的利率自由化可能会有进一步的突破,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也已摆上台面。汇率体系改革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正考虑在近期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幅。
他并指出,如果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政策和市场发展的速度,无疑会形成金融改革中的系统性风险,或绑架金融改革继续原地踏步。因此,为未来几年金融改革铺路,或者是央行本次举动后面隐而未言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