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向证监会提交了纱线期货立项申请,纱线期货开发由此浮出水面。
昨日从大商所获悉,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大商所初步形成了棉纱期货合约及规则设计方案,据现有方案,大商所纱线期货合约初定以普梳32支和40支棉纱为交易标的,通过升贴水扩大交割范围;根据现货市场实际及发展趋势,以国标为基础制定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根据现货企业生产特点,合约月份设为12个连续月份,方便现货企业套保操作。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市场化程度高、易标准化等特点外,从市场条件看,棉纱线品种还具有市场规模较大、可供交割量充足,价格波动频繁、地区相关性高,储运方便、贸易流向清晰等特点,其上市具有可行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目前纱线期货已具备了上市基本条件,一是纱线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价格充分竞争,没有市场垄断;二是纱线标准也比较健全,易于检验;三是纱线期货交易目前是顺畅的,不存在政策的限制。
近年来,受国家棉花收储政策、进口棉花配额制度及进口纱线冲击及下游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等因素影响,国内纺织企业经营面临较多困难。
从行业情况来看,中国纱线生产和消费量均占全球50%左右的水平,目前我国共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4000多家,最大的棉纱线生产企业产量仅为总产量的2%。
“近两年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实行,棉纱价格与棉花价格脱节,随着需求持续低迷和淡季来临,企业面临较大风险却没有渠道避险。2011年3月至今,纱线现货价格已从最高时的每吨39200元跌至25400元,跌幅超过了30%。”湖北一家纱线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