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商大军陷入亏损泥潭不同,开放平台让阿里巴巴获“利”匪浅,这成为自营B2C企业今年的发力重心。刘强东将开放平台看做决定京东生死存亡的要点,凡客冒着“左手打右手”的风险发力平台化,苏宁也将以“三免”的姿态扩充包括实体店和老字号在内的第三方商家。与此同时,天猫仍在流量和份额上傲视群雄。
开放平台人人爱
从凡客诚品突然扩充品类、大量引进传统品牌开始,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二轮扩张”开始了。日前,京东在其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2016年开放平台业务将占到京东整个平台的一半。此外,京东宣布将技术、服务、财务和自有物流的支持打包,将开放平台定位于“卖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承诺在上述四方面做出升级改进。开放平台的具体规则会在今年三季度发布。与此同时,苏宁易购也已在7月初召开了“开放平台战略发布会”,将继续以“免年费、免平台使用费、免保证金”的姿态扩大平台影响力。
单从这三家代表企业的做法看来,此前一直致力于以自营模式打造品牌的企业纷纷开始倾向于“两条腿走路”,并将资源慢慢向开放平台转移。但在操作形式和方法上,三家企业则各有不同。凡客更看重品牌的互补性,追求在品类方面“补缺”,而且依然以服装及纺织品为主;京东则将姿态放低到“服务商”,追求盈利并希望以更大规模来摊薄其在信息系统、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投入;苏宁易购则意在抢市场,即使不挣钱也要先将规模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途径如何,开放平台都已经变得越来越人见人爱。
止损盈利效果显著
人见人爱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帮助电商实现盈利被看做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在电商苦哈哈掐指头算毛利率的同时,100%依靠开放平台吸引卖家到淘宝开C2C网店、到天猫开设B2C旗舰店的阿里巴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几乎成为消费电商行业内惟一规模性盈利的电商企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从京东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京东视开放平台为未来两三年内公司盈利的希望所在。基于开放平台较自营较高的毛利率与低运营成本,这有望改观京东的整体盈利能力,从而推动其IPO进程。
另有数据研究表明,开放平台已经使京东的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原因是开放平台是收取佣金模式,其边际成本很低。“开放平台一方面可以快速做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可以贡献净利润。正因如此,在京东计划里,到2016年其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占比将达到50%。”曹磊表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开放平台仅物流配送方面的收费就颇为可观,每件商品服务费为:小件1.2元/件,中件2.4元/件,大件2.9元/件。每个订单价为:小件4.0元/单,中件5.5元/单,大件6.7元/单。续重费均为1.5元/kg。这还不包括仓储外包、打包包装等有关费用。虽然京东POP平台负责人篑莺春表示京东已经下调了其仓配服务价格,但由此仍会带来不小利润。
平台差异化初显
在平台商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争抢资源的同时,商家也在体会着行业变化。对商家来说,开放平台的选择性越来越高,多平台入驻的企业比例开始增加,各个平台的不同也就体现出来。
佐丹奴集团首席信息官侯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凡客诚品上卖货,与天猫或者V+平台上差异很大。“天猫或者V+是以店面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品牌商需要在店面陈列、整体布局、营销策划上下功夫。但凡客诚品的平台大多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消费者是否会在这里购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款式和企业的品牌吸引力。这样,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平台就会各有利弊。”潮流电商YOHO!有货副总裁钮丛笑则表示,其官网的“分众”趋势更加明显,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天猫旗舰店只会放入一部分商品,适合刚刚接触潮流服装的消费者,品牌意识相对弱一些;而淘宝店用户则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主要用做清仓甩库存。
除了经营、呈现形式的不同,商家对平台本身的差异化也有不同的认识。猫人国际(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冬华认为,该企业进驻京东开放平台,除了看重其成长速度之外,还看重京东平台的用户客群。“我们在天猫也有店,客群主要是以女性为主,京东上的男性用户群体有一半左右,我们也希望可以藉此接触到差异化的用户群体。”此外,成本的差异和入驻企业环境的差异也左右商家是否开店以及开店的方式。
天猫仍是主战场
虽然开放平台的选择增加,但目前牢牢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天猫仍是大多数商家的首选和主战场。有商家表示,目前从流量和销售额的带入方面,环境极其成熟的天猫远远超过其他平台,越成熟的平台带来的流量越大、转化率越高,但相对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亚马逊、苏宁易购“免费开店”的诱惑条件会吸引不少代理商以及品牌商的代运营商家,但交易额最大的平台至少在两三年内依然会是阿里系。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时,约有72%会选择淘宝网,41.2%会自建B2C商城,29%选择在天猫开店,以上三种形式是企业选择的前三位(超过100%的原因是有企业会选择多平台入驻)。排名4-6位的分别是京东(3.37%)、亚马逊(2.31%)和1号商城(1.05%)。(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