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季国标从事化纤工业时,我国化纤年产量仅占世界0.1%;2013年,我国年产化纤预计突破38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70%,跃居世界第一。60余年,是他见证了新中国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历程。他,是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人。
“看到今天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觉得自己年轻时经受的艰难困苦实在算不了什么……”季国标院士如此谈及一生工作。
与新中国化纤共成长
■参与首个项目,亲自指挥世界特大型化纤企业之一
1932年,季国标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新中国刚成立,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染化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始,百废待兴。当时人均棉花产量只有1.6斤。人们基本的衣着需求都难以满足,国内化纤工业一片空白。
大学毕业两年后,国家选派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学习化纤工业先进技术。季国标随即前往东德学习人造纤维生产技术。
1956年,学成回国的季国标担任技术主任,参与了我国第一个化纤项目——保定人造丝厂的筹建。他用我国第一套引进的人造丝装置,建成成套设备,使新中国化纤工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南京化纤厂是季老主持的第二个人造纤维厂。他和纺织机械厂的同志们借助苏联提供的残缺不全的图纸自力更生,最终建成我国自行设计的人造纤维厂,被时国家建委誉为先进典型厂。
1966年投建兰州石油化工厂,作为副总工程师,季国标主管化纤分厂。该厂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大力发展石油化纤的战略初步形成。
70年代,季国标作为纺织工业部化纤工程技术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又参与我国辽化、上海石化、四川维尼纶、天津石油化纤四大化纤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1981年,四大化纤全部投产,将我国人均布匹占有量从1971年的7.2米提升至23.4米。人们的穿衣需求基本得到解决,并奠定了我国化纤大国的地位。
江苏仪征化纤联合厂是季老亲自指挥建设的最后一个项目。如今,它仍是世界上特大型化纤企业之一。
为事业无怨无悔
■受批斗顶住压力选择和审批装备及技术
在纺织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周佳萍印象中,季老没有一点架子,总能与人打成一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温和老人,在化纤事业面对挫折时,却显示超出常人的“强势”。
在保定人造丝厂工作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带领技术人员,从一块空地建起当时国内最大的化纤厂。
在南京化纤厂工作期间,季国标因过度劳累,肝炎发作,可他却毫不在意,直到生产线投产成功,被纺织工业部钱之光部长发现,才开始治疗。
筹建兰州化纤厂时,工厂开建不久便爆发了“文革”。外国专家全部撤走,季国标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他仍抽空钻研,与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地试车、调整、培训,实现一次性投产成功,产品的部分技术指标甚至超过了英国。
1971年,季老主管辽阳化纤项目时,有人张贴出大字报硬说辽阳石油化纤厂引进的是30年代的落后技术。作为进口办技术负责人,他再次受到批斗。他顶住压力完成了一批装备及技术的选择和审批工作。
因“文革”时被下放,长期接触对眼睛有毒的丙烯腈,季老患上青光眼、白内障以及视神经萎缩;加上耳朵不好,医生和爱人常常劝他休息,可是只要勉强能干,季老就依旧坚持工作。
季国标念念不忘的是,1957年,他作为赴日化肥、化纤技术考察团成员,行前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总理语重心长地嘱咐说:中国有6亿人口,可是耕地太少,现在老百姓有的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派你们出去,看看有没有先进的技术能引进。
季国标说:“我国的化纤工业是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创建发展起来的,总理一心为国家、为人民和亲切待人的情怀,深深教育着我。”在季国标看来,遭受再大的打击,只要想到总理的教导,什么委屈也在所不计了。
倾力促强化纤大国
■近80岁提出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意见
从学习到工作,国际合作交流一直伴随着季国标始终。这使他既明白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清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季国标和其他专家一起,提出我国产品“应以涤纶为主,兼顾腈纶、丙纶,减少维纶”的战略。事后证明,季老的见解完全符合实际,并对我国化纤技术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7年,我国跃居化纤第一大国。季老提出:“我们不能满足做化纤大国,还要争做化纤强国。”
早在八九十年代,季国标就十分重视如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和化纤工业,推进技术升级。1994年,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后,他又投身于高新化纤工程技术的咨询工作。2006年起,季国标用两年半时间,会同周国泰院士共同主持国务院重大咨询项目“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提出10多项高性能纤维发展的政策性建议。2009年,这位近80岁的老人,又深入研究国内外情况,为我国纺织工业提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意见。
长年劳累,季国标晚年为疾病困扰,但他心中最为惦记的仍是我国的化纤事业。有一次,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想去拜访季老,却被告知推后一天。第二天,当端小平来到病房,季老拿出头一天准备的足足写满了3页纸的稿子,嘱咐他,我国既要继续发展量大面广的化纤产业,更要推进高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原纺织工业部的同事感慨:季老为我国化纤事业发展,竭尽所能,无私奉献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