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宽阔的街道、成排笔直挺拔的棕榈树、缺乏规划拥挤在一起的不高的楼房,乍看上去,这只不过是个缺乏特色的中国岭南小镇。
可一旦深入到这些楼房,你将会被震撼:数百人密密麻麻拥挤在一层楼房内,每人面前一台缝纫机,身旁是一堆碎布料,小孩子在忙碌的女织工身旁嬉戏玩耍,巨大的落地电扇吹出难以形容的布料的味道,塞着耳机的年轻工人将布料从针脚下推过,将周围的一切置之身外……
这里是福绵——中国广西玉林的一个罕为人知的小镇。但这里的1600多家服装企业,每天生产出30万条廉价的牛仔、休闲裤,每年生产出2.1亿件服装,填塞了中国为数众多的乡村市场,行销东南亚、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容纳近10万从业者,堪称“世界裤子之都”。
或许是因为福绵非凡的成就,玉林市政府已经计划将这个镇扩成直属市政府的区。
“裤子之都”的源头,需要追溯到30年前,一把剪刀开始的创业传奇。
一把剪刀闯市场
现在大多数时间,钟衍龙都是在福东村委会办公室中抽抽烟、喝喝茶、忙忙村里的事,但当提到他的创业往事时,他仍会止不住眼睛放光。
福绵的服装加工风潮,起自街上一家国营裁缝铺裁缝陈德清。1979年,陈德清拿着布票在百货大楼买布,然后剪裁成衣服拿到本地圩镇上卖。看到陈赚钱后,附近的农民纷纷放弃上山打柴的营生,群起而仿效之——虽然这在当时颇有政治风险。
但对当地人而言,这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彼时的福绵,地少人稠,多的村人均不过一亩五六分地,少的不到三分,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而玉林国有企业又少,根本无法容纳人口就业。
事实上,另一个日后名震世界的服装之都——温州,情况也差不多与此类似,而他们也是在这个时候起步、创业。
钟衍龙是最早加入仿效陈德清做服装加工的人之一。时至今日,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还是村里民兵连长的他,拿着143块钱凭票在供销社购进他的第一批布料——上海产的。然后,再买来一条裤子拆开,用印版纸比照着画出版样,再照着版样用剪刀剪裁布料,最后再缝上,一条裤子就算做出来了。
“缝出来后,自己试穿一下,不舒服的地方,再改一改。”钟衍龙说,“不像现在,都是电脑设计、机械剪裁,一版下来就是几千条……剪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最初的情形是,钟衍龙和夫人——起做衣服——做中山装、国防装,一般做3天、十几件衣服,再出去跑一天——踩着单车把衣服拿到圩镇上去摆地摊儿,民警蓝、军绿色的衣服卖得最好。
卖完之后,再去进一批布料——主要是的卡、的确良,剪裁、出售……如是滚动发展,慢慢就做大了,先是家庭作坊,男女老少齐上阵,然后就请亲戚来帮忙。
看到一家做衣服赚钱,周围的人就跟着学、做,很快做衣服的人就多了,附近福绵、福东、福西三个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开起了服装作坊。“慢慢福绵的服装加工业就如滚雪球般做大了。”钟衍龙说。
这使镇上的供销社,甚至玉林市的百货大楼布匹吃紧,必须要到广州等更远的地方进货。由此催生福绵的第一批服装公司——个体户合伙成立公司进布,可以降低成本。
1985年前后,福绵第一批服装个体户成立公司。钟衍龙也出资25000元和另外十几个服装个体户共同凑了40万元,成立了福联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
“成立公司主要功能是批发所需布匹,方便个体户做服装。”钟衍龙说。在这期间,他先是到广州西樵市场进布——先坐车从玉林到梧州,再从梧州坐船到广州,第一天去第二天回,隔几天就去一趟;之后慢慢扩展到沙市、苏州、杭州、上海、西安、咸阳、洛阳、开封、青岛、北京,最远的到过佳木斯。其中,去得最多、住时间最长的是湖北沙市。
“当时这些城市的纺织厂都是处于过渡时段的国营公司,大量布匹积压,特别是沙市,很多公司去要货都不好要,但我们这些‘土八路’都是付现金,很容易拿货。”钟回忆道,布料进回来后,再转手卖给福绵的服装加工作坊。
“没有钱,先赊给他们,支持他们做大。”钟说,从1985年到1995年,整整十年间,福绵的服装业可谓是“八大公司的时代”。包括福联公司在内的八大公司,7家在福东村。
沙河市场2/3摊位由福绵人租用
随着福绵服装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最初赶圩镇摆摊儿卖服装很快变得难以为继。不过,福绵人很快找到了新的市场——与其相隔8公里的玉林市。
先是在玉林市的解放路摆摊儿,很快人多得摆不下,就扩展至玉林南城百货大楼、水电局附近那条街;又摆不下后,玉林市就在1980年代末建了专业的服装批发市场——龙船市场。龙船市场容纳不下后,又新建了工业品市场。
1996年,玉林工业品市场开业,可容纳一万家客户,当时温州还派人过来参观学习。很快,这个市场的销售额就排到了全国第三。一度,玉林回笼的货币比广西首府南宁都多。
对于摆摊儿的“老板”而言,最初是在街边摆地摊儿,每天交两块钱摊租、两块钱的税;然后发展到搭个棚子,最后再租个门面。
最初的顾客,也都是买了福绵的衣服自己穿。后来就有人做起了批发的生意,甚至广州的客商也跑到南宁来要货。1988、1989年后,福绵的衣服在满足玉林本地市场后,开始转战南宁、柳州、株洲、广州。
“当时,听说这些地方有摊位,政府帮忙牵线,福绵的衣服就打到广州去了。”钟衍龙说,高峰时期,广州沙河服装市场有近2/3的摊位都是福绵老板租用的。
“到广州就了不起了——全国各地的客商都在广州进货。”钟衍龙说,这些客商在广州进货时慢慢知道服装是玉林福绵产的,就转到玉林来批发——这直接催生了玉林工业品市场的繁荣。
再后来,客商就直接杀到福绵的厂子里来进货。“尤其是2005、2006年的时候,外地来的老板都驻扎在福绵的村子里要货,红火的不得了。”钟衍龙说。
最红火的2008年,根本不用去广州摆摊,无论出多少裤子都不够卖,客商都住在村子里,不发货不走——而以前,这都是一个电话就能决定的事。
“福绵的服装加工之所以做得红火,关键是劳动力比广东便宜,才能去广州占住山头。”钟衍龙说,玉林不产棉花,布料全部从外地进,自己开厂加工,卖出去还能比别的地方便宜,吃的就是劳动的力的钱。
服装加工业的兴旺,也带来水洗、辅料等配套产业的发达。一个生产纺织用线的公司,就可在几年间由零做到上千万的产值。水洗厂,更是多得不计其数。
第二代不愿子承父业
1995年,是钟衍龙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福绵的服装加工告别剪刀时代,转向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小作坊一去不返。
这带来的后果是,各服装厂抛开“八大公司”自己去佛山南海的西樵、绍兴的柯桥进布料。
广州、常州、无锡的一些布匹公司,这时也把销售公司开到福绵。甚至连福建的服装辅料公司也挺进福绵。
这使包括福联在内的“八大公司”在1995年消失。钟衍龙则在1999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并于次年重拾旧业,做起了服装加工。
“但我做的不大,一年几万条的产量而已,但人家大的厂子,一年都是几十万条的产量。”钟衍龙感叹道,“后来者居上啊。”
然而,更让他感叹的是,“接班的接不上。”这在福绵是普遍情况——第一代创业者大多已年近花甲,而第二代大多不愿子承父业。
“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一行,只剩下年纪大的人,招工就不太好招,只能涨工资,这样成本就上去了。”钟衍龙说。
而由于福绵的服装产业长期位居低端市场,30元左右一件的服装占很大比重,单价五六十元的就是“中高端”产品,利润微薄,很难承受人工上涨的压力。而临近的越南、柬埔寨,劳动力成本低很多。钟衍龙认为,近两年福绵服装销量下滑就与此有关。
“现在福绵的服装业越来越难做,虽然温饱不成问题,但要往高处走蛮难的。”一位已经转型了服装业人士的感叹道,福绵服装业的落后之处在于不做品牌,以为有订单做就可以了,根本没考虑更多。
福绵地方政府并非没有推动当地服装企业升级、走品牌化之路,但却步履维艰,至今没有诞生一个知名服装品牌。
“市场到顶了,怎么办?”钟衍龙自问自答,有的转型——做地产、办小贷公司、开KTV;要的向外淘金,去南宁、去非洲、去迪拜;也有的在做裤型创新。
“我们也不知道老板们是怎么想的,但他们要生存,肯定会想办法的。”钟衍龙说完,猛吸了一口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