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通胀符合预期,不改年内温和上升之势
* PPI环比降幅收窄,内需回暖
* 印证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判断
* 通胀水平料不会引发政策过度警惕
发稿 北京中文部;/撰写 宿泱韫
中国8月通胀水平依旧温和可控,下半年物价上升压力虽较上半年增加,但全年预计仍远低于目标水准,这也让多数市场人士确信,通胀年内难以对货币政策施加太多影响。
中国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其中新涨价因素增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跌幅收窄,进一步印证随着稳增长政策发挥作用,企业信心逐步增强,内需在回暖。
“结合此前发布的贸易数以及周一的物价数据,都印证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判断,这与稳增长的政策也有关,后续政策仍应保持稳定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8月CPI同比上涨2.6%,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环比则上涨0.5%;PPI同比下降1.6%,高于市场预期的-1.8%和上月的-2.3%。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认为,8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减少的部分要多于新涨价因素增加的部分,翘尾因素为1.1个百分点,比7月份减少0.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5个百分点,比7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
“8月通胀虽然相对7月有小幅回落,但不改年内温和上升趋势,目前应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影响。”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他预计三季度通胀在2.8%左右,全年为2.7%左右,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5%的目标。
国经中心的王军则指出尽管物价涨幅可控,但上涨压力仍需关注。他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近期大涨,同时国内需求端也明显回暖,显示下半年物价涨幅会明显大于上半年,会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全年估计在3%左右。
工业领域的通缩也有缓和。PPI跌幅继续收窄,显示国内需求整体回暖迹象,与近期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表现也相吻合。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有改观,上游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的持续性尚待观察。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则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考虑,称PPI跌幅收窄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都比较一致,需求趋于回升。因整体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究竟能回升到何种地步仍需观察。
由于数据进一步验证今年通胀方面的压力不大,加之周末公布的8月外贸数据亦乐观,资本市场反应正面,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扩大涨幅,早盘收涨3%;澳元和新西兰元兑美元及日圆周一升至数周高点。
中国CPI和PPI数据图表
**经济企稳向好**
继7月数据透露出中国经济下半年转好的迹象以来,已出炉的8月数据均指向经济持续改善。官方和汇丰PMI一致反弹,外贸数据向好,而今日PPI进一步收窄跌幅再添佐证。
“PPI略高于预期,这意味着工业价格的复苏比预想还要快一些,这是一个好的信号。我们看到近期发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数据都出现明显的好转,中国经济确实在进一步回升。”浙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他补充称PPI底在经验上领先于库存周期底,基本平行于资本市场底。
新领导层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举,在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5%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包括加快城轨等基建项目的审批建设,下放行政审批权,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促进其发展,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等。
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发挥作用,企业信心在恢复,年内需求应能持续回暖。不过他也指出,后续增长还得看改革,如果三中全会能够推出一些有力的中长期改革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信心,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尽管近期数据显现经济向好迹象,但仍有不少市场人士持谨慎态度,称当前企业补充库存是否能持续还需进一步观察。周二统计局将公布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届时可为中国经济前景提供更多线索。
得益于海外经济形势好转及国内稳增长政策显效,周末公布的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速创四个月高位。分析师预计,未来进出口将持续低位改善,全年实现8%增长目标可能性加大,三季度宏观经济增速也会比较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