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了解到,没有启动仪式,一场浓缩了古代西域4000年服饰文化秀——《新疆古代服饰的记忆》展已然在新疆博物馆开展,参观者可从中解读新疆古代服饰的“流行密码”。
这一展览由新疆博物馆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该展览汇聚了新疆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掘出土的154件(套)毛、皮革、棉、麻、丝等纺织物珍品及假发、泥塑等文物,追溯自先秦到明清近4000年间的新疆古代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发展变化。这些纺织品文物历经千年,仍然五彩斑斓,甚至连织在其上的文字也清晰可见,展示古代新疆人高超的纺织和刺绣技艺,其中有数件距今2500年前的百褶裙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时尚。它们直接体现了历史上新疆各民族的审美情趣,表达了各民族在物质、精神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融合,生动演绎了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相互依存的发展史,阐释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文化一体多元的大家庭。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大量的有机质文化遗存在新疆得以完好保存,使得新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出土纺织品文物、文书、干尸、泥塑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新疆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占了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数量的一半以上,不少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该馆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双人合葬墓中,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据了解,展览中的大部分展品此前曾在自治区博物馆《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大展中展出。《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自2011年来相继在内地多个省市进行巡展,并取得巨大反响。
据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说,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展示西域服饰文化遗存的万千风貌,使新疆各族观众在历史与艺术并重的文化享受中进一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过去,引导各族妇女澄清模糊认识,正本清源,杜绝“吉里巴服”等极端宗教服装的侵蚀,传承优秀民族服饰文化,为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经济繁荣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