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介绍9月出口情况时,用了“吓一跳”一词。是怎样的数据让商务部“吓一跳”?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9月外贸出口为1856.4亿美元,同比下降0.3%,增速降为负值且低于市场预期。沈丹阳解释,9月份出口负增长主要受新兴经济体进口需求不足影响,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全国出口仍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新兴市场需求不足
沈丹阳在会上表示,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并且普遍出现了资本流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速下滑等现象。近期,特别是9月份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下降明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退市政策过渡时期开始造成未来经济不确定性,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可能因资金流出而不稳,进而影响中国对其出口。”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认为,9月份出口减弱主要集中在亚洲新兴市场和欧盟。在主要贸易伙伴中,9月份对美国的出口温和增长,环比季调增长0.6%;但对欧盟的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9%。同时,9月份对日本的出口环比季调大幅增长5.5%。对亚洲市场,9月份对东盟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9%,对韩国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0.6%,对中国台湾出口环比季调下降6.7%。另外,9月份对中国香港出口环比季调下降6.6%。
人民币升值影响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9月份出口负增长主要受基数效应、中秋节假期、人民币升值等三方面压力影响。
专家指出,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年底前取消海关的某些收费,很多积压的出口能量集中释放,导致基数较高。此前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解读9月份外贸出口数据时表示,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9月份增幅回落至3.3%。此外,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9月中国出口增长9.9%,远高于去年全年的平均增速。
目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同时作为中国出口增长动力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在9月出现大幅贬值,加剧了出口难度。
10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即期跟随中间价明显走强,接连创出汇改新高,大有重启升值道路的势头。昨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继续走升,收盘价格首次突破6.10关口,还连续第四日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经济企稳,资金继续流入,人民币后市仍存较大升值压力,而境内贸易企业将受到打击,进而直接影响中国出口。
朱海斌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自年初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已上升了约4.7%,这可能仍然会在近期内拖累出口行业。”
未来出口或小幅增长
沈丹阳在会上还表示,应看到外贸积极因素,由于7月份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使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所提高,外贸综合成本上升有所缓解,并且给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近期商务部印发了有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有关外贸企业的综合服务和支持政策也即将出台,以上措施均有利于外贸发展。
在谈及未来外贸形势走向时,沈丹阳称,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全国出口仍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近期境内经济企稳回升将会继续明显拉动进口的增长,商务部依然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预期目标。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尽管近期美国存在财政争端,但整体需求增长仍将保持相对稳健,我们认为中国出口环比增速有望复苏。
孙立坚则认为,“日本安倍政府决定明年4月将消费税率从5%提高至8%,日本百姓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物价上涨,提前购置商品,日本内需进而被扩大,带动中国出口。消费税正式执行后,需求回落,中国出口随之减少。而这种影响在未来两三个月不会消失。预计第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低于第三季度,不看好出口。”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则预计,10月下旬起,美国短期债务之争对中国外贸增长的影响将逐渐淡化;此外,欧美传统出口市场在10月将相继进入传统的消费、生产经营旺季,预计订单会明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