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疲软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在第114届广交会三期上,许多参展厂商表示,尽管报价有所上涨,但由于成本上涨更快,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越发重视设计与创新,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
“生意比往年淡了很多,老外少了。”泉州沥阳手袋有限公司郭厂长的声音中透出一丝落寞。这样的声音记者在其他几个参展商那里也听到了。
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优势流失,这些难题九曲回肠般困扰着外贸企业。10月31日,第114届广交会三期开幕,劳动密集型产品集中亮相。热闹的舞狮过后,外贸难题仍需直面,亟待找到破解之路。
价格涨了利润少了
沥阳公司的手袋出口到中东、印度等地,今年这些市场表现不佳。
“国外市场部分订单分散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去了,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能提供更低的价格。”郭厂长说。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很多外贸企业产品涨价的原因。5年前,郭厂长招一名操作工每月支付约2000元人民币的工资,现在每月涨到了3000多元,就这样仍闹用工荒。郭厂长的厂里有100多工人,粗算下来,5年里用工成本涨了10万元。
“国内同行很多,价格竞争太激烈了。”郭厂长说,现在最要紧的是留住老客户,这样风险低。
安徽省徽商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鞋类分公司经理李贵彬也有同感:“国内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李贵彬说,现在工人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好招了。老工人选择回到家乡,年轻人又不愿加班,对生活条件要求高。他的公司在招聘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时遭遇了用工荒。
打击还来自汇率的变化。听到本届广交会以人民币公布成交额,李贵彬有些兴奋,但转念一想,他所在的公司实际上还是以美元来计算成交额的。“有些客商也会争取以人民币计算成交额,降低汇率损失,但多数欧美、拉美客商还是以美元来计算。”他表示,锁定现在的利率,企业不愿意;锁定将来的利率,客商又不愿意。“企业真是进退两难。”李贵彬叹了口气。
浙江太极鞋业有限公司这次参展的是花色绚烂的时尚休闲鞋,销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业务员陈海玉说,由于报价涨了,今年公司的订单减少了10%。
提升设计出新品
10月31日,2013年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颁奖仪式在广交会展馆举行,共有34个出口企业的37件产品获奖,希望通过注重设计为中国出口开辟新径。
广东轻出箱包有限公司是家国有企业,早期聘请境外设计师,现在已全部自主设计生产,这使单件产品的利润从早期的6~7美元提升到了现在的60美元。公司副总经理严嘉明说:“很多企业觉得设计要想好就得请外国设计师,其实这是个误区。设计必须与市场相匹配。”
对于订单“东南飞”现象,严嘉明认为,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很多企业改做更高端品牌。
泉州的郭厂长指着一溜单挎包对记者说:“这是今年的新品,用来装平板电视、平板电脑的专用挎包。”参加了10多届广交会,郭厂长每年都带着新品来,他希望为新品找到“好婆家”。
陈海玉也表示,他们公司特别注重产品创新,每届都推出新产品。她指指堆成小山的展位说:“这里面80%都是今年的新款。”
信心还来自采购商。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女客商正在采购夏季服装和鞋类。她告诉记者,她会考虑东南亚的供应商,但大部分订单还是放在中国。“因为中国的生产供应更及时,供应商更多元。供应商的素质、价格和服务是我最看重的。”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