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关注对位芳纶业务成长性已有数年时间,然而,对于该领域的回报时点,投资者仍需耐心等待。
对位芳纶或2014实现盈亏平衡
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对位芳纶主要有两个玩家,分别为泰和新材(002254.SZ)、仪征化纤(600871.SH)。其中,仪征化纤2013年7月宣布投建3000吨对位芳纶项目。泰和新材1000吨对位芳纶项目则于2011年中旬投产。
由于泰和新材在对位芳纶领域的技术工艺优势,及布局较早。目前,市场关于对位芳纶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该公司。
泰和新材内部人士告诉大智慧通讯社,目前为止,对位芳纶仍未实现盈亏平衡,但制成率提升,及成本的大幅下降,有望于2014年实现盈亏平衡。
该人士2013年初曾预计年内对位芳纶业务实现盈亏平衡。
对位芳纶实现盈利主要挑战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成本,受限规模,加之处于工业化生产探索期。相比竞争对手如美国杜邦公司万吨级别产能,国内公司生产成本大幅高于国际竞争者。一是市场,全球范围看,对位芳纶市场容量大于间位芳纶,但在中国市场,由于军需市场尚未全面开启,以及对位芳纶民用市场下游客户规模较大,对位芳纶国内市场容量释放,及开拓,需要一定周期。
泰和新材相关人士告诉大智慧通讯社,公司对位芳纶业务近期方向为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向高利润产品品种延伸,获取更大产品附加值。
该人士称,明年,泰和新材将可能在原有1000吨对位芳纶生产线上,增设几条纺丝技改线,以调整现有产品结构。
“对位芳纶不同品种产品价格差别很大,军工类的一些品种,产品价格能到30-40万元每吨,而入门级的,10多万元每吨。”该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通过现有1000吨生产线切换产品生产,面临产品稳定性和效率层面挑战,成本较高。因此,增加技改生产线,可以帮助公司进入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产品品种结构丰富有利于泰和新材对位芳纶业务生产成本下降,及盈利能力提升,帮助公司对位芳纶业务2014年实现盈亏平衡。
高模量对位芳纶需规模量产降成本
泰和新材声称,公司未来肯定会上马对位芳纶新规模产能项目,但未给出新项目上马时点,目前,仅是增设技改生产线,调剂产品品种生产。
市场则对公司对位芳纶新产能项目上马期待异常。由于大规模上马对位芳纶能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公司技术领先国内,具有较高门槛,其中,高模量对位芳纶等技术突破后,如实现工业化生产利润可期。以及国内市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理论市场较大。因此,泰和新材上马规模对位芳纶产能,被认为将能“搅局”市场,获得利润新增长极。
对位芳纶为芳纶高端产品品类。在包含间位芳纶所有物理特性上,具有更高强度、耐热等产品指标。广泛应用于军需、航天、光缆材料等领域。
目前,对位芳纶全球产能在6万多吨,大于间位芳纶4万多吨的产能。该领域基本维持双头垄断局面,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美国杜邦公司、日本帝人公司对位芳纶产能占全球产能总量9成以上。日本帝人公司预测2013年对位芳纶全球需求量在7万吨,行业仍处供不应求。
而在需求特征上,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存较大差异。全球对位芳纶主要消费市场为防弹等军需市场。中国主要消费市场则为光缆增强材料领域。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国内对位芳纶56%消费为光缆增强材料。根据国泰君安预测,2013年,国内对位芳纶的需求量在8400吨左右,绝大部分进口。
泰和新材人士称,中国军需市场尚未规模开启,主要与中国近期未有战争,且军队对士兵保护水平相比落后欧美发达国家有关。
而考虑到国内对位芳纶市场仍呈现为民用市场为主,尤其是室外光缆材料主要应用产品为高模量对位芳纶。泰和新材在年中实现的高模量对位芳纶技术突破,其对位芳纶业务被认为处于发力临界点,有望规模涉足国内对位芳纶市场。
泰和新材内部人士称,公司只有大规模新生产线上马,才可能大范围切入高模量对位芳纶市场。
“由于室外光缆下游领域都为大型客户,加上公司竞争对手美国杜邦、日本帝人公司,给的折扣也很多,把控很严。公司进入该领域需一定周期。”该人士表示,“关键是成本,目前,公司高模量对位芳纶成本高于竞争对手。其中,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杜邦产能3万多吨,因此,公司未来肯定会上马新的产能项目。”
泰和新材未透露公司高模量对位芳纶产品成本差距,出于对位芳纶政治、商业机密考虑,也不愿披露更多产能规划。
而从回复大智慧通讯社采访看,泰和新材宣称对位芳纶业务明年方向为产品结构调整,丰富产品品种。由此,规模上马对位芳纶产能可能性似乎较低。
就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家委员会专家、高性能纤维专家组组长徐坚表示:“当年杜邦公司芳纶产品的利润,超过中国整个聚酯行业利润总和。我们希望这种情况能早一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