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较上月涨幅3.2%有所下降,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3.2%。
统计局并公布,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和路透预估中值相符。环比来看,11月CPI下降0.1%,PPI持平。
主要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路透调查中值为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1.4%(路透调查中值为下跌1.4%)
--CPI环比下降0.1%,PPI环比持平
--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6%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 周浩:
中国通胀数据今晨公布,数据显示,11月CPI通胀率同比增长3.0%,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出现明显的下滑。环比数据显示,CPI下滑了0.1%,低于上月的0.1%的正增长。总体来看,下月CPI可能再度维持在3%的水平,全年平均通胀率大约在2.7%,仍然远低于全年3.5%的控制目标。
与此同时,PPI通胀率同比下降1.4%,略高于上月的1.5%,这也是PPI连续第21个月为负值,总体表明终端需求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同时,中国企业也没有明显的再库存迹象,这也意味着制造业主不认为原料价格存在明显的上升压力。
尽管通胀压力可控,但市场流动性仍将在春节前保持整体紧张。中国官方也明确表示,“钱紧”主要针对在过去几年不断发展的同业业务,而同业业务被认为与表外融资活动联系密切,也被认为是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方面也多次表示,商业银行需要在这些业务方面实现“去杠杆”。
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在“去杠杆”方面的进程将决定流动性紧张会否持续。但不断上升的资金成本将最终被转移至企业端,并对经济造成下行的压力。
从明年来看,由于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大致相同,我们认为中国的整体通胀压力将处于可控范围。我们认为中国明年的通胀控制目标仍将控制在3.5%,与今年相同。由于中国将在明年逐步推进大宗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CPI通胀率可能在明年下半年突破3.5%。我们预测中国明年的CPI平均增速将保持在3.2-3.4%的水平,高于今年2.7%的预期值。但非食品通胀,尤其是房租可能加大通胀的压力。
--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比较符合预期,主要是非食品价格稳定、食品价格下跌导致的。这基本验证我们前期的看法,即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受基数效应和食品价格的扰动,CPI月度之间可能会有波动。
展望明年,预计CPI仍会在3%以内,不会有太大的物价上涨风险,但不排除个别月份会比较高。
--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 颜岩:
CPI略低于市场预期,蔬菜、肉类价格普遍回落,不过全国呈现明显地区差异性。12月份开始,肉类蔬菜需求将逐渐旺盛,加上全国自然天气不佳,运输成本提升可能推高食品价格。PPI环比平稳,上游工业品出厂和购进价格环比小幅回落,而生活资料环比上涨。后期生活资料部分很可能继续上涨。
临近年末,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可忽视。CPI在3%的基础上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很大。我认为货币政策必然会重点考虑通胀因素,加上近期贸易顺差扩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货币政策会将维持略偏紧状态。而银行间市场已经对次数据做出了预期,所以影响有限,更多是NCD等因素在左右收益率。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 汪进:
CPI和我们预计的一致,食品价格放缓是CPI涨幅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今年最后一个月对均值影响不大,整体通胀压力不大。预计明年通胀在3%以下,高点3.5%。
非食品价格未来也以稳为主,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价格的上升压力,反映收入上升后终端需求的回升。
明年货币政策以稳健为主,可能会偏紧。目前就业没有太大问题,总需求稳定,在此背景下改革的整体环境很好。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裁 胡艳妮:
和我们预期的差不多,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食品价格涨幅略有回落,但整体来看以后食品价格都是一个中枢上移的趋势。受基数效应影响。12月份CPI涨幅料在3%以下,但明年初因为春节因素,CPI涨幅会再度走高,但不会突破3.5%。
央行货币政策还会维持适度偏紧的状态,来自通胀角度的压力不大,主要还是觉得M2增长比较快。不过防通胀方面也不敢太过放松。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周景彤
数据还可以,主要原因是11月下半月食品和蔬菜价格落了一些,还有翘尾因素效应的影响也在减弱。全年通胀估计在2.7%左右。
明年通胀一定会比今年高一些,估计在3%以上,主要是受食品价格推动,而且明年翘尾因素也会比今年要大。同时,经济企稳回升也会抬高总需求,还有水电气价格改革也会带来上涨压力。但总体料依然温和可控,估计在3-4%之间。
--浙商证券宏观分析师 郭磊:
CPI低于预期,主要是食品价格回落比较明显。这里面有预期中的基数因素,超预期的那部分应该是菜价回落导致的,与季节和天气分布有关。当然,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食品和非食品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约束力就是货币供给条件,央行三季度以来谨慎和偏紧的操作在后续产生了一定影响。
PPI符合预期,持平的走势意味着目前库存变动依旧平缓,没有陡峭的补库存现象发生,我们估计这种情况不会长期持续,随着明年上半年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和城镇化的启动,需求端将趋于明晰,长期投资预期会有所回暖,PPI的回升将会继续,直到三季度前后触顶。整体来看,数据意味着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对资本市场还是积极的。
随着补库存的进行和上游价格的启动,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应会有所升温,我们估计上沿会到4%附近,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谨慎。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CPI低于预期,市场预期持平或略有上升,但实际上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下降。中国通胀压力有所上升,比较温和,显示经济平稳运行。
9月份cpi环比上升太快,央行货币政策收得比较紧也比较快,现在看来,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也会比较温和,没必要继续收紧,甚至可能适当放松。实际上,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过后,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下来,可能也是因为通胀上升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快,未来利率仍会维持相对高位,以令金融机构继续杠杆化,货币政策不会继续收紧。
ppi跟预期差不多,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平稳,没有显示需求大幅扩张的情况,因环比角度而言略显疲软,显示从短期看经济比较稳健,中期还是比较疲弱,缺乏继续扩张的动力,经济将以平稳为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张永军:
从数据看11月CPI略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在3.1%左右,且从以往惯例,CPI通常也是11月走低的年份多,12月份会回升。
尽管物价上涨尚不足忧,但从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看,食品和居住类是推升物价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居住类价格上涨影响面较大,预计明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加大。
从PPI看虽然跌幅收窄,与整体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但PPI仍在下降通道中,且从中国经济的总体面看相对平稳,要消除PPI的下降趋势仍需要时间。
**相关背景**
--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称,2014年将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综合宏观、微观影响价格运行的因素来看,明年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大于今年,预计2014年CPI涨幅将略超过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明年中国经济将站稳,但不会很强。中国经济将以一个比较平稳的、而不是偏高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