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市场还有多大增量空间,2014年走势将如何演进,大智慧通讯社近期调研纺织业,尤其对全球纺织机械龙头的访问,以期从上游多角度解读市场。
行业内人士普遍预期,2014年纺织业产值有望实现双位数增幅,不过受粮食安全政策的制约,未来天然纤维增长空间仍然有限,化学纤维将占据全球纤维市场的绝大部分增量。
**2014纺织业产值望双位数增幅**
总盘子上,尽管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对2014年GDP制定明确目标,但7%以上增幅普遍受到认同。一些地方官员告诉大智慧通讯社,保持一定经济增速是必要的,在面上,即便政府考核淡化GDP目标,但具体执行中,也一定是以经济增长作为前置考核条件。
全球纺织机械设备制造龙头欧瑞康(SWX:OERL)中国区总裁王军告诉大智慧通讯社,过去,中国要实现GDP1个百分点的增长,纺织业总产值整体需要完成近2个百分点的同比增幅,才能保障GDP增长目标。近些年,纺织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了一些,但2014年超过GDP增速问题不大。
从这个角度上看,纺织业在GDP7%以上增长预期中,2014年仍将有望实现双位数增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称,过去的算法是,GDP发展速度在7%的时候,制造业,也就是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低于11%。2012年中国纺织业12%左右增幅,完成了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但相比过去20%以上增长率,行业产值增速还是下来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则告诉大智慧通讯社,目前,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高位涨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处在15%-20%同比增幅。
在需求层面,受益全球人口增长,全球纤维需求量也将保持持续增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预测,在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后,80亿人口将出现在2025年,第100亿人口将出现在2100年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告诉大智慧通讯社,根据人口增长等因素建立的测算模型显示,2020年全球纤维需求量将达1亿吨,较2012年增长2000万吨。其中,根据现有竞争力格局,中国将分享1400万吨增量市场。
如以绝对静态测算,到2020年,中国在全球增量市场中,平均每年增加的份额在180万吨左右。
**棉纺织规模增长缺空间**
细分来看,中国每年180万吨全球增量市场将主要集中于化学纤维领域,天然纤维未来增长空间仍然有限。
王军表示,中国天然纤维加工量近些年一直保持稳定,棉花加工量长期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表面上看,因为国内棉花价格大幅高于国外棉花及化纤价格,限制了国内棉纺织业的市场增量。但棉花需求量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棉花需求受制于国内粮食政策。
“由于中国政府要保证粮食安全,存政策红线,中国国内棉花种植的供应量过去长期在700万吨左右,难有增长,进而压缩中国棉纺织业增长空间。”王军称。
棉花全球市场地位也逐步受到挑战,根据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提供数据,自2010年起,棉花在美国纤维市场的份额从超过42%比重跌落到2012年的38%,棉花全球市场份额也从40%下降到36%。
欧瑞康近期以约6.5亿瑞士法郎(约合42.3亿元人民币)将天然纤维与纺机专件事业部门出售给江苏金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军称,出售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认为棉纺织设备业务缺乏增长空间,而保留化纤机械业务则是认为化纤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天然纤维2012年加工量1000万吨左右,棉花占比9成左右。考虑到当年棉纱进口量超过150万吨,当年中国棉花需求量在1000万吨左右。多年来维持在该水平线上。
而结合最新的政策动向,棉纺织业未来增长空间,在加工规模上或将进一步承压。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任务第一条,不再是宏观调控,而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显示,中国现有耕地面积上,经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将可能持续减少,棉花种植面积也将可能延续2013年小幅下滑趋势,但2014年受益国家棉花库存的历史高位,国内棉花供应仍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棉花种植业的转移趋势将可能强化。山东、河南等中东部人口稠密农业大省将持续减少棉花种植面积,而人口稀少、气候适宜的新疆棉花产量所占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2581.24万亩,同比增长5.1%,棉花产量353.95万吨,同比增长22.2%。
新疆棉花产量占中国棉花产量50%左右。目前,中国储备棉库存在1000万吨左右。
**明年新疆实行直补政策概率极大**
规模空间受限,使得棉纺织行业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将集中在原料采购的成本下降、科技工艺突破的效益、市场集中度提升以及中高档转型的高毛利。
在原料采购层面,多位消息人士告诉大智慧通讯社,新疆2014/2015棉季将先行实行棉农直补试点政策。
孙瑞哲称,2014年新疆将肯定实行棉农直补政策,但细则仍在商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杜珉则表示,2014/2015棉季,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
结合目前国家棉花库存的历史高位、新疆棉花产量所占比重较高,以及目前棉花现货市场的“有价无市”态势,“终结”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行政价格”托底,棉农直补将使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并导致市场普遍预期国内棉花价格将下降。
中长期而言,棉农直补政策将降低棉纺织企业的采购成本,缩小国内外棉价差,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好国内棉纺业。国内布局棉花种植业的行业龙头鲁泰A(000726.SZ)、华孚色纺(002042.SZ)望受益。但棉纺上市公司短期需要注意原料存货跌价、订单价格下调,以及国内中小棉纺织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风险。
原料采购成本下降另一途径为布局海外产能,可不受限制采购国际棉花。在柬埔寨布局衬衫产能后,鲁泰A后续产能布局值得关注。
在产品毛利层面,由于加工规模增长空间有限,中高档转型后产品毛利提升为棉纺织未来看点。联发股份(002394.SZ)的中高端拓展符合这一趋势。鲁泰A现有中高档产品优势有助于其进一步整合市场。
**2014年化纤产能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王军认为,未来,中国每年180万吨全球纤维增量市场的绝大部分,将由化学纤维占据。尽管化纤业目前遭受产能过剩争议。
“2014年中国化纤市场仍将呈盘整向上态势,我们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并不担心。首先,我们相信中国化纤需求量每年仍会增长,比如中国纤维增量市场,主要靠化纤。其次,我们认为中国化纤行业2014年的投资还会增长,产能会实现10%-20%的增长。”王军表示,“产能增长的判断,主要基于需求增速,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率。”
王军称,2014年新投建的产能,因技术、生产设备进步,在生产效率和成本层面将大幅优于原有产能,新建产能将淘汰一部分老产能。2014年,在新产能10%-20%增长的同时,化纤“老”产能的淘汰比例将在5%-10%。
如不算中国化纤全球市场份额比重可能提升所释放的需求空间,仅中国每年可能分享的180万吨左右的全球增量市场,将占2012年中国化纤产量的5%左右。结合一定产能的淘汰率,中国化纤市场2014年仍有望“消化”10%以上产能增长。
“发改委为十八大后政策调研时,曾邀请国内相关人士交流,化纤业也被问及产能过剩问题。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历史上,化纤业曾三次被担心产能过剩。一次是2002年,中国化纤产能在五六百万吨水平;一次是2008年,中国化纤产能在2000万吨左右水平,一次就在2013年,2013年中国化纤产能超过4000万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近日公开称,“我们认为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的问题,但前两次,如果企业因为担心产能过剩而停止不前,那么,企业将错过化纤发展的黄金十年。”
拥有技术优势及新生产设备覆盖比重较高的化纤企业具有一定安全系数。
小品种化纤种类,如氨纶则值得继续关注。大智慧调研显示,氨纶盘子较小,易拉动,有望率先受益下游市场复苏;行业库存维持低位,华峰氨纶(002064.SZ)、泰和新材(002254.SZ)、新乡化纤(000949.SZ)普遍在1-2周水平;满负荷开工;出货量维持稳定等指标显示,氨纶行业景气度提升,但2014年下半年,氨纶业陆续有一定产能投放,泰和新材预计在3-6万吨产能投放,因此,需进一步观察氨纶供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