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周四发布《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4)》建议,2014年的货币政策不宜过度收紧,而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融资环境,既不采取明显的刺激性政策,也不采取过度的紧缩政策。
上海证券报报导援引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济整体形势可望略好于2013年,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2014年的宏观调控目标不应定位于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率,而应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报告并建议M2增长率目标在14%左右,M1增长率目标9%左右。
“一方面,运用适度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之内;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供给管理,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劳动生产率,全面提升经济体系的竞争力。”报告建议。
报告认为,综合历史经验,2014年将广义货币M2增长率目标控制在14%左右、M1增长率目标控制在9%左右、信贷增长率目标控制在14%左右,将能够较好地兼顾经济适度增长(就业增加)与物价稳定,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提供稳定的宏观环境。
报告提到,上市银行不同行业公司类贷款的资产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前三大行业依次为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6%、2.0%和1.8%。
从目前情况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一般是银行贷款投向的主要几大行业,在银行贷款投向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这意味着,当前银行贷款投向的主要行业都面临着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其资产质量情况与其他行业相比令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4%,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后。
报告指出,“6·20钱荒”事件实际上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的一个放大镜像,事件后央行又逐渐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意味着央行倒逼机制没能落地,这种市场紧张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
报告预计,2014年的货币市场仍将延续2013年流动性偏紧的局面,短端利率贴近长端利率运行,在季末两者出现倒挂将是常态。主要线索是:宏观基本面长期位于底部,但实体经济运行仍然没有去杠杆。以地方政府债务为例,据估算目前存量约20万亿元,而这些债务无论是正规渠道还是“影子银行”,最终大部分都可归口银行体系。
此外,报告还看多明年中国股市,称2014年股市再次出现1999年“5·19”行情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