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在原料供应方面的整体情况相对乐观,但是在面对上游原料供应商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原料性能耽误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并没有偏向进口或扶持国产原料,但不少企业仍然选择进口原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推卸责任”:假设是进口原料,那么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大家会认为是原料本身的问题或者是设备及生产环境问题所致,跟生产厂家没有多大关系;而如果原料是纯国产的,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国内特有的商业模式,即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那么这家企业就要承担各种负面影响。由此说来,企业在选择原料时的利益担忧,导致游戏规则并不规范。
而企业面对下游用户同样也存在着难以打开局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进行调研,不清楚产品的市场份额,只顾埋头生产,目前国内的纺粘产品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过滤产品也出现产量大、压价厉害的问题,企业生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了解清楚客户的使用要求,例如不了解建材行业的使用要求,不了解水过滤材料的性能要求,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价格太高就是部分性能不达标或超标。
再者,惯性思维也会影响产品的上下游衔接。如果一个产品是全然陌生的且需求呼声很高,那么它进入市场会相对容易一些。而如果之前市场上已经存在这种产品了,想要用另一种产品来替换它,则需要用大量的时间与经验去验证它有更新更好的效果。举个例子,我们的PPS过滤材料在最初进入煤炭厂的时候被告知需要2年以上的使用业绩,大家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PPS在推广前期遇到极大的困难。之后有一些“胆大”的煤炭厂开始尝试使用,后来发现效果不错,PPS才逐渐被应用推广开来。
产业用企业要想克服上下游衔接不通畅的问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合作。其中,政府、协会及相关机构的引导一定要做到位,尽管目前是市场经济,但相关的行政干预仍旧很有必要实施。以屋顶防水油毡为例,尽管物美价廉,但房地产开发商却并不了解,仍旧一味地使用原先的针刺织布,如果这个时候相关机构出台一些政策,规定只能使用某种等级以上的产品,相信我们的产品在推广方面一定会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