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时不曾知晓甚至很难想象:目前国内羊绒含量超过30%的相关制品都可被界定为羊绒产品。而且,这一作为羊绒产品生产检测准绳的旧国标已实际存在多年。
为规范羊绒制品的市场秩序,我国曾在1997年正式颁布名为“FZ/T 73009-1997《羊绒针织品》行业标准”的旧国标,作为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参照依据。
但随着多年来行业的快速成长以及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该标准已不能适应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比如,沿袭旧国标的国内羊绒产业经历了几何倍的膨胀成长,但在海外竞争对手涌入的冲击,逐渐显出疲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羊绒企业从欧美市场拿到的订单,正以30%的速度逐年递减,大量羊绒积压难卖的事实屡见报端。
2009年11月17日,国家全新发布“FZ/T73009-2009《羊绒针织品》”(下称“新国标”),并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但近年来由于中国羊绒质量标准滞后,导致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羊绒出口的信心不断衰退,新国标的出台仍未能有效激活海外市场的信心。
而不管是旧国标还是新国标,针对羊绒制品的真假优劣,消费者的“自检”正变得越来越难。
倒逼出来的新国标
羊绒旧国标的滞后,曾让一些产绒地区不得不进行“自救”。
自2004年,羊绒大省宁夏便开始组织力量制定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与《山羊绒》国家标准相比,宁夏制定的《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将羊绒制品细化为白中白、普白、青绒、紫绒4个品种共24个等级,每个等级中明确设定了极为细致严格的技术要求。力求在品种、等级划分以及技术指标的设定上,比国家标准更加详尽、周密和严格。
羊绒重镇酝酿地方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多年来本土羊绒生产所参照的国家标准的滞后与不力。
另一方面,行业性整体质量倒退的现状也引起了上级部门的警惕,并推动了新国标的出台。
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入2000年以后,不少羊绒龙头企业为了增加羊绒的产量,先后对绒山羊进行了改良。改良的不断深入、产绒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羊绒细度指标的不断下滑,最终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因而在新国标中,选择将纤维平均细度列为优等品的考核指标。
“此举正是引导生产厂家逐渐重视羊绒细度,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真正品质优良的羊绒产品。”上述人士介绍。
对于纯羊绒产品,新国标在表述中更为明确。对于混纺产品(含羊绒30%及以上),纤维含量的允差考核时不再区分等级,均为5%。此外也不再对混纺产品中的其他纤维进行限制,一定程度解决了现阶段市场上用其他纺织纤维材料和羊绒混纺制作的羊绒产品无标准可依的状况。
尽管2010版的新国标对羊绒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但在实际羊绒生产方看来,新标准较国际领先的标准仍存在不小的改进空间。
“新标准在规格尺寸偏差的制定上过于简化,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产品、不同等级、不同部位的特点。此外,在疵点检验中,新标准封样不统一,这会对检验部门造成难题,也会使相关部门无法开展有效的监管工作。”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羊绒质量下滑的现实依然严峻。内蒙古纤维检验局的相关检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内蒙古地区的山羊绒平均直径在15微米之内,之后山羊绒细度逐年增粗。到了2011年,这一产品水平已经上升到15.71微米。羊绒绒质的不断下滑,大大降低了以此原料生产而来的各类制品应有的轻柔、舒适、保暖、透气等品质。
羊绒自检越发困难
目前市场上羊绒制品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各种情况,各地消协、质检等部门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也在引导消费者进行购前的自检。
回顾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假冒羊绒制品案件,不难看出假羊绒的实际构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宣传100%全部山羊绒,但实测却低于这一数据,其间掺杂了大量羊毛纤维。而这一类情况已属情节比较轻微。
第二类造假则是标称100%的高端山羊绒,实际却是将各类化纤、牦牛绒、兔毛、羊毛纤维等混合填充。由于羊毛纤维类制品存在严重的起毛、起球隐患,甚至部分消费者还会对这类纤维产生过敏反应,这类假冒产品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坊间盛行的羊绒购前自检方法,是不少消费者应对潜在销售欺诈的重要工具。比如在购买羊绒产品前,销售人员为增加可信度,会主动抽取部分羊绒样品进行点燃验证。若纤维燃烧的灰烬呈粉末状,无颗粒,并带有些微烧焦羽毛的气味,则通常被视为纯动物纤维。而如果产品燃烧速度较快,灰烬呈颗粒状,且不带有非烧焦羽毛味,则通常被视为内含化纤。
不过,不少羊绒专业人士也透露,随着不法分子制假工艺的提升,现今一件羊绒与羊毛,甚至化学腈纶混纺的所谓羊绒衫,单纯用坊间流传的火烧等办法已完全不能鉴别。
有专家指出,普通的燃烧法仅能分辨纤维是否属纯动物纤维,若再细分是否含有羊绒及其他动物纤维,则需使用物理检测法(通过显微镜法或电镜法),但一般的消费者几乎不可能具备这样的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