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联储来说,2014年是一个过渡年。联储委员会人事上会从上到下进行大换血,而政策上是从对量化宽松的依赖时期过渡到増进经济活动时期。在耶伦领导下的新一届美联储必须拿捏适度地减少政策上的刺激,同时又要准确地指引巿场对短期利率走向的预期。这项工作的难度如同高空走钢丝,一不小心,便会自由落体,对全球经济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宣布2014年1月开始每月减少850亿的购买国债量,减少量为100亿;同时还表示根据经济数据情况,此速度会有所调整。话虽这么说,但是除非美国经济实在与美联储的预期差距很大,要不然,这个100亿的速度应该不会太大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1月初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明显差于预期,但股票巿场波动了几个交易日以后,居然又涨回了最高点的原因。
以这个速度推算,量化宽松将在今年的10月完全结束。从现在开始至未来几个月中会有怎样的变数?而量化宽松结束后利率又会何时上升?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又会产生什么风险?
目前在联储委员们心中有点底气不足:1)导致失业率降低的劳动力参与率最近又回落至62.8%。一般的解释是因为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人开始大批退休,导致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不过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不难发现在55岁以下的主要劳动力人群里,其参与率也在最低点,说明劳工巿场上存在着大量因求职不成气馁而被迫离开劳工巿场的人员。目前6.7%的失业率很可能是过于乐观地反映了劳工市场。2)持续的低通胀使得大家在心理上都有点惧怕,因为低通胀离通缩不远。一旦进入通缩,经济就像被黑洞吸进去,恶性循环,是最难治愈的疾病。不过这一年来日元一直在贬值,使得日本产品价格降低,是造成最近低通胀的一大原因。今后,3D打印、日新月异的自动化技术、亚马逊(387.6, -12.27, -3.07%)的无人驾驶运输机、以及伊隆马克斯提出的超迴路列车,势必使得通货膨胀保持低位。
能让委员们对以上两点不再起疑的唯一办法,还是经济的实际增长。也就是说当经济的实际增长大大超过了专家们的预测,那时离美联储提高利率的时间就近了。这样情况下的提高利率是对全球股市及美元是非常良性的,因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和高盈利会大大抵销利率升高的成本。而当失业率大幅下降,以至造成薪水上涨压力,利率不得不提高时,提高利率将不再对全球股市起良性效果。这时所有资产都会承压,其中最大的应该是新兴市场,当然美元本身会升值。
美联储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政府也在进行的改革将会对中国的信贷市场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也会影响全球股市。中国政府目前加大力度要使信贷增长放慢,特别是其影子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使经济增长放缓、使中国股市表现不佳、而同时人民币升值。这项工作也具有极高的风险:要么力度不够大,需要加倍;要么力度过大,导致大规模倒闭而造成局面失控。
刚刚过去的2013年,各种风险资产表现不俗,但其实是投资者的恐惧渐退的一年,因为刚进入2013年之时,大家对美国、中国及欧元区都持谨慎态度。但所有对风险的预测均未兑现,所以风险溢价降低造成资产价格上涨。
而进入2014年以来,投资者不再担心向下的风险,而是更多思考向上的空间,对经济更有信心,其表现在各资产的相关性降低,这样使巿场形成良性循环,便于投资策略实施。但与此同时,应该看到,尽管投资者的自信还未到沾沾自喜的程度,但美股的风险溢价已经降低到一个程度,以至企业的股权收购活跃度降低了下来。美股可能需要放慢脚步,回头看看,经济增长真的跟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