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结茧、茧抽丝、丝织成绸及丝绸产业不仅是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关乎千家万户蚕农、百万产业工人的民生产业,同时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
目前,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呈现九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和“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茧丝绸业成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农业科技的发展,使蚕桑农业生态效应进一步得到显现;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四是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的拓展使高新技术逐步切入茧丝绸领域;五是发展策略的合理优化,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六是东、中、西部梯度转移、协调发展的格局保持了茧丝绸业持续平稳发展;七是丝绸特性新品层出不穷,成为纤维产品中的特色产品;八是丝绸文化与丝绸消费紧密结合大大促进行业的发展;九是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大大增强,有利于构筑国际丝绸新格局。
种桑养蚕还将因它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呈现出巨大的拓展空间。但我国仅仅是丝绸大国,不是丝绸强国,在茧丝绸管理体制、资源利用、技术创新等方面还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在的压力和挑战。
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现状
在稳定东部、提升中部、大力发展西部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实行了“东桑西移”战略,蚕桑生产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广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桑蚕产业列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明确提出把桑蚕产业打造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古老产业在广西焕发出勃勃生机。
蚕茧生产方面,2005年蚕茧产量达14.85万吨,超越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之后一直稳居全国首位,2007年蚕茧产量上升至20.5万吨,占到了全国总产量25.9%、世界的18%,超过了全球第二大蚕业生产国印度。缫丝加工方面,2005年广西丝产量突破1万吨,到2010年,全区缫丝企业发展到78家,丝产量达到1.82万吨,是2000年20.2倍,跃居全国第一位。据统计,2012年广西桑园面积达到263万亩,蚕茧产量31.57万吨,生丝产量达到2.8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8%和22%。
广西桑园面积、养蚕量、蚕茧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巩固了全国蚕茧产量第一大省份的地位。近几年来,广西通过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缫丝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增长迅速,丝绸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至2012年,全区缫丝加工企业共80家,生产规模达31万绪自动缫,分别是2005年的1.5倍和2倍多,全年缫丝工业产值超过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左右。茧丝深加工也开始起步,产业链不断延伸,一批捻线丝、绢纺、织绸、丝绵被等深加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形成了广西蒙山华虹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织绸企业3家,坯绸产量2800万米。
桑蚕茧丝绸产业成为广西比较优势突出、带动辐射面较广、市场潜力较大、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坚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先后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和横县、象州、忻城等18个“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县,以及宜州市孟山屯等10个示范村,形成了良好带动效应。以柳州、河池、南宁、来宾、贵港、百色为广西蚕茧六大优势产区,蚕桑生产规模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六大优势产区的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占总量的90%以上,逐步打造了一批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及桑蚕基地重点县,形成了蚕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全区蚕桑生产涉及81个县(市、区),近80万农户,338万人口。蚕茧产量超过500吨的县(市、区)有40个,其中超过5000吨的有鹿寨、柳城、宜州、横县、象州、忻城、上林、环江、宾阳、平南等市县。蚕桑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大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西一直沿用产量低、叶质差的土桑和茧小、丝短、丝质差、产量低的土种,亩桑产茧量难以提高。经过数次的蚕品种更新换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改变了广西以土种当家的局面,尤其在2000年以后,选育出了适合亚热带地区的“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两个速生、丰产、叶质优良、适应性较强的桑树品种及“桂蚕一号”、“桂蚕二号”、“两广二号”等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蚕新品种,并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蚕茧产量与茧丝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09年桂桑优和特优系列桑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占当年桑园总面积的73.29%;主推的“两广二号”成为全国单一品种推广应用蚕茧产量最大的品种。广西蚕种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西桑蚕良种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及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此同时,我区进一步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桑枝加工食用菌、造纸、制造板材,蚕沙制造沼气、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制成食品、保健用品,以及桑叶茶、果桑等项目开发也取得良好进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产业链。
广西茧丝行业标准体系现状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大力实施以及自治区《关于加快我区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执行,广西桑蚕生产逐步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是通过推进桑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优质桑品种推广和低产桑园的改造,大力推广桑蚕种养标准化技术。在象州、宜州、柳城、蒙山、上林和环江等县先后建成7个国家桑蚕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在蚕农中大力推广桑园成园技术、小蚕共育技术、大棚养蚕技术及大蚕条桑斜面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等标准化桑蚕种养技术,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激发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以象州国家桑蚕标准化示范区为例,实施标准化生产后3年年平均产茧量是开展示范区前3年的3倍,每张蚕种鲜茧增产4.6公斤,蚕茧质量大幅提高,蚕农人均增收230元,经济效益明显。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蚕桑基地,创新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经营模式,实现订单生产、合同交售,推行“二次分配”,让企业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三是加强桑蚕标准研制,先后制定9项广西地方标准、11项市级地方标准、4项县级地方标准。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
从广西茧丝行业整体标准化水平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标准级别较低,市级和县级地方标准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产前种养标准级别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广西还没有龙头企业参与桑蚕产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桑蚕标准化种养技术的普及率不高。由于广西桑蚕生产仍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主,仍有相当部分蚕农未能掌握标准化养蚕技术方法,还是采用粗放式的养殖方法。
(3)广西缫丝企业对标准化工作重视不足。据统计,全区茧丝企业中只有近20家企业设置了标准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只有5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未有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
(4)桑蚕标准体系仍不健全,标准未能覆盖桑蚕产业生产的全过程,为蚕茧质量的有效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5)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桑蚕产业链不完整。
2.发展方向
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从种桑、养蚕、收茧、缫丝等几个环节进行标准控制是提高茧丝质量的关键。
(1)要加大桑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蚕农中普及桑蚕标准化种养技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规范桑蚕生产流程,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的优茧基地,着力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
(2)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申报国家桑蚕业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加强茧丝行业技术标准研究。一是完善茧丝绸标准体系表,实现桑蚕产品产、供、销过程的标准全覆盖。二是加强桑蚕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促进茧丝行业产业链的延伸。三是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审定工作。
(3)加大资金和科研投入,有效完善茧丝绸检测项目,解决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的攻关。在蚕桑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推动广西蚕茧质量和亩桑产茧量提高,虽然质量水平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关键指标如出丝率、清洁洁净指标仍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通过加大资金和科研投入,联合各政府部门、检测机构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关键质量指标的整体水平。
(4)加强茧丝产业标准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充分研究区内桑蚕茧生产的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制定符合地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地方标准,建立集桑蚕茧种养到收烘烤的加工标准体系。通过桑蚕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提高广西蚕茧质量,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从而提高广西生丝产品质量,降低蚕茧原料的消耗,增强广西丝绸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广西桑蚕、茧丝、丝绸产业的更大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5)加大贯标的力度,帮助茧丝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实现茧丝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