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每年春季行业调研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延续多年的传统。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纺联又踏上了调研之路。
初春时节,大地乍暖还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春季调研活动已经拉开帷幕。从2月下旬开始,8路人马在中纺联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分赴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广东、福建、陕西、四川等地的纺织重点地区和企业进行调研。
此次调研的重点集中在棉花、产能结构性过剩和过度竞争、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及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开发、自主品牌建设、区域结构调整和跨国资源配置、电子商务发展等8个方面。按照事先拟定的走访计划,调研组每到一个地方,都召开有当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人员参加的形势座谈会,了解当地产业情况、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并介绍纺织行业整体形势。在座谈的基础上,调研组还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产和经营状况,对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意见。
棉花等原料制约行业平稳发展
2月17~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杨纪朝一行前往河北清河县、南宫市,山东临清市、夏津县开展春季调研,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调研组走访当地企业及集群建设,并召开企业座谈会。在面临的众多难题中,中小企业就棉花问题反映较为突出。企业建议,全面放开棉花进口配额,以实现大中小型企业平等竞争;出台棉花直补政策,推进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接轨;对纺织企业实施对等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减轻企业负担。
调研期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也派出调研小组赴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地区调研。在山东济宁,调研组分别走访了润发、圣润、如意等棉纺织企业,了解生产运行等情况。走访的企业以纺纯棉中低支纱为主,部分企业表示,受进口纱影响,40支纱线较32支较好销售。
在河南,调研组走访了当地主要的棉纺织生产企业。受下游市场需求萎缩、进口纱冲击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反映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开台率维持在6成左右。同时受市场及资金影响,企业普遍反映在原棉库存上基本上采取随用随买方式。除个别企业有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计划外,大部分企业均表示维持现状。
据了解,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棉花问题调研组还将于2月28在山东滨州召开棉花问题工作会议,会议将围绕着棉花政策问题进行探讨。
集群地加快调整适应新趋势
2月2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带队的科技开发调研组首站到达江苏省阜城镇,参观走访了多家地区龙头企业,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集群、企业发展现状。
参与座谈的企业家代表纷纷就企业现状及面对的问题进行交流。江苏华隆董事长于志华以及东方滤袋总经理张旭东均表示,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企业利润在不断缩减,走差异化道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他们正通过多种方式,如工艺、技术、差异化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孙瑞哲在充分肯定阜城镇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鼓励集群通过完善产业链,塑造产业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骨干的力量,为集群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2月25日,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为首的调研小组赴浙江嘉兴市洪合镇、浙江濮院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四个产业集群地,围绕“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与产业集群提升”展开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当地中小企业数量,目前当地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分类各占比重与各类企业的特点,当地企业遇到的客观困难,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解决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创新的经营思路,以及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提升当地纺织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举措等问题进入了深入探讨。
2月24~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率区域结构调整和跨国资源配置调研组开始调研行程。调研组先后来到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四川彭州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龙洋·成都家纺城、中国(成都)国际时尚中心等项目,实地考察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张延恺对当地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区域结构调整的最后一站,调研组马不停蹄来到重庆,分别实地参观了江津纺织工业园和合川纺织工业园,并与当地经信委等政府部门及纺织服装企业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当地政府及企业的意见需求。在此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专程前往,参与调研,并出席西部产业转移发展论坛。区域结构调整调研结束之后,调研组稍作休整,还将奔赴江苏、浙江等地,围绕跨国资源配置进行深度专题调研,了解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酸甜苦辣。
双管齐下破解产业难题
2月24日,杭州春雨绵绵,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带队的调研小组重点考察了我国重要的化纤业基地萧山,对企业节后用工、市场情况,以及产能结构性过剩等问题进行调研。当天下午调研小组在萧山区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对PTA/PET行业发展进行研讨,原定十几家企业参加,最后来了30余家。企业关注当前的行业形势,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明晰方向,寻找应对当前困难的措施。徐文英在交流中指出,近年来PTA/PET行业发展迅速,从产品上看存在结构性过剩矛盾。纺织行业是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行业,同样有着市场的运行规律,也会经历快速上升、平稳运行、降速的过程,这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希望化纤企业要理性认识当前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要树立信心,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化解结构性过剩问题,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破解化纤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2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带队的调研组一行人员赶赴浙江萧山、绍兴地区,就当地经济运行情况、政府及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等内容和萧山经信局及当地9家企业进行了专题座谈和交流。
调研中获悉,萧山区政府在一手抓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2~2013两年间,纺织化纤行业共组织实施区级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26个;清洁生产审核企业68家;对76家企业进行电平衡测试;对64家纺织化纤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监察,推进实施力度远高于当地其他行业。
除了在降耗方面稳扎稳打,对淘汰落后产能及整治工作萧山区也毫不手软。萧山有63家印染企业,2013~2014年关停了12家因多种原因没有达标的印染企业,其余51家企业,已全部开展整治提升工作,如验收不合格,还要关停。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高度共识。
企业更加重视品牌渠道建设
2月24~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带队的自主品牌建设调研组抵达浙江,此次调研走访了杭州、余杭、湖州、海宁等重点地区的服装、家纺、丝绸与羊绒行业的典型品牌企业,了解当前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在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参观时,张莉对该企业从传统丝绸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给予了充分肯定,她称赞万事利的创意创新,让丝绸产业焕发了新的生命。
2月25日下午,自主品牌建设调研组在余杭还参观了当地家纺品牌基地。该品牌基地是余杭家纺产业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这一项目的模式可谓全国领先,体现了家纺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在谈到未来的行业预期时,张莉表示,对余杭而言,在整个外部环境大风大浪的过程中,余杭内部影响很小,因为设备上的转型升级已在5年前就完成了。所以,很多企业销售额增幅不大,但利润增幅非常大,这反映出了前些年做内功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2月24~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一行就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前往江苏南通通州区、叠石桥市场等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展开调研。调研组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走访本土企业,并组织企业座谈。
据两地产业集群及企业反馈,家纺产品标准化明显,非常适宜发展电子商务。而且在众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家纺产品的增速尤为突出,“触电”基本是刻不容缓。如叠石桥家纺产业,自2008年开始应用电商以来,其家纺网销售额增势迅猛。2012年总销售额为48亿元,2013年达到80亿元,约占当年叠石桥家纺销售总额的16%。
但企业在电商的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共性难题,如物流、宣传等电商运营成本较高、电商人才缺乏、大批的电商企业打价格战等,对实力品牌企业的电商发展,甚至是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虽然电商运营过程不是特别顺畅,但企业也都在努力尝试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记者发稿,调研组仍在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了解和掌握纺织服装企业更多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