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乍暖还寒,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和严重性需要充分重视。从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深度解读当前世界经济走势、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国际经贸格局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增长面将得到拓宽,今年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加快增长的拐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最新的预测中双双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3.6%上调为3.7%、3.0%上调至3.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缓慢趋好,经济增长将好于2013年,复苏势头能够得以维持。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在减少,去杠杆化在主要国家取得成效。发达国家经济好转,新兴经济体中,中国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都是福音。但他同时也强调,世界经济目前进入后危机时期,深刻调整和变革将成为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世界经济仍存在风险和挑战。
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13年的1.9%上升至2014年的2.8%。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月份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2014年及未来几年内,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更为坚实,预计2014年至2017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1%。
IMF认为,欧元区正处于从衰退到复苏的转折点。“经过5年的危机,欧元区正在逐步摆脱危机,恢复增长。欧洲经济2014年将会继续良好势头,出现适度增长。”比利时著名智库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索特对本报记者表示。
新兴市场国家目前正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的投入,同时将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拉动作为主要政策目标,这方面的努力开始显现效果。IMF预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2014年将升至5.1%,2015年将达到5.4%。中国表现最为突出,去年实现7.7%的增长速度,为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增加信心。
虽然各项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IMF和世界银行同时认为,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首先是美国复苏的基础不稳,尤其是制造业和新增就业这两大块,近期数据均低于预期。其次是欧元区大部仍处于紧缩中,很难立即转入上升通道。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对拉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能否保持持续的动力供给,是未来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2014年初开始退出量化宽松后,加息将成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美国利率将上升,外资会向美转移,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受到较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担心资本逃离,土耳其、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不得不提高利率,以遏制本币贬值引发通胀率上升。即便如此,能否控制住通胀仍是未知数。
从整体上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走向未来可能出现分化。因改革加大力度而获益的国家可能会走在前面,部分国家会因难以推动改革而落伍。由于近10多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加大,相互之间的经济互动也更加密切。因此,未来的分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比以往更大的影响。
李向阳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和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另外,新兴市场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风险,使其在面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时变得更加脆弱。
李向阳表示,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仍然没有健康的可行出路。日本、欧洲的财政赤字一直在增长,美国的财政赤字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长的方向并没有逆转。另一个长期挑战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支柱产业还没有确立,目前得到关注的新能源、3D打印以及大数据等,都被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各国对于上述领域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并没有产生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