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日渐盛行,也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企业应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努力提升产品研发、生产水平,推动自身的绿色转型。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是当前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在TBT中,绿色贸易壁垒日渐盛行,其形式有环境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卫生检疫和绿色补贴等。
绿色贸易壁垒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一是实施灵活。相关标准和法规灵活可变,外国厂家要么产品被拒,要么增加生产成本。二是内容广泛。基本上涉及所有的工业产品和环节,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度和劳工标准等各个方面。三是形式复杂。技术要求苛刻,检测体系庞大,检测标准高。四是手段隐蔽。一些发达国家可以借“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绿色贸易壁垒名目繁多,企业生产中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产品被扣留、滞留、销毁、退货、降级处理、改变用途,甚至是订单取消、市场份额丧失。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出口贸易增长,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应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努力提升产品研发、生产水平,推动自身的绿色转型。
二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认证,获取国际贸易“通行证”。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范围正逐步扩大,相关体系和措施也日趋完善,通过国际认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建议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认证,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企业则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盟合作模式来分担认证费用。
三是完善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建立出口贸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绿色贸易壁垒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国内出口企业的损失。大部分出口企业的信息搜集渠道比较狭窄,也缺乏必要的应对知识。国内出口预警机制对“警”强调比较多,对“预”重视不足。建议完善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建立技术标准、法规、认证程序的专项数据库,定期及时发布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
四是完善绿色环保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建议加快标杆企业标准、省级标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健全绿色环保标准体系。企业应重视绿色技术积累,在绿色环保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形成高端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使其能反映我国当前的利益和要求。
五是进一步完善绿色环保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建议抓紧出台相关的绿色环保法规,使出口企业在国内生产环节就关注绿色环保,避免在出口时才遭受打击。
六是增强绿色全产业链意识,全方位实施绿色概念。全社会包括企业、政府、公众都应树立围绕全产业链的绿色环保意识。鼓励企业以绿色环保为导向设计产品;鼓励设备、原材料的绿色采购;鼓励绿色流程改造,从生产环节降耗增效;鼓励绿色技术突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七是建立政府—行业协会—检测机构—企业联动的应对机制。政府应在信息收集、预警发布、人才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行业协会和检测机构在贸易争端发生时应发挥调解和协助作用;企业应积极获取各种预警和通报信息,主动规避或抗争各种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
作者毛蕴诗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