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曾经是全国棉花生产的重点县,也是江苏全省棉花生产的最大县。从2000年到2008年,连续9年全县的棉花年度总产量都超过了5万吨,在全国和江苏的占比基本稳定在1%和18%左右。最近5年,受种植业结构调整、植棉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以及务农劳动力状况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棉花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2013年已降至20万亩,总产量也只有2.04万吨。今年,从县棉花协会近期调查的情况看,减幅仍将超过10%。但出于部分村组耕作模式的统一调整、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农民的种植习惯,全县还是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户坚守着棉花种植。
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国家从2011年开始,在继续棉花良种补贴的同时,又实施了棉花临时收储。尽管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收储总量快速增加,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放大,纺织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但对稳定棉花价格,稳定市场,保障棉农的植棉收益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各方的诉求,国家将在今年对持续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实施改革。中央1号文件已经明确“继续坚持市场定价的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护农民收益”。十分清楚,这样的政策,既有利促进棉花价格将由政策导向走向市场调节,加快纺织企业经营现状的改变,又能使棉农收益从制度上得到更好的保证。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今年仅把新疆作为棉花直补政策的唯一试点区域,意味着棉花直补政策在内地暂不执行。而棉花临时收储取消以后,国内棉花价格必然趋向市场靠拢而下跌。
海通镇沟浜村棉农陈永辉报出了一本帐,该户从2011年开始,植棉面积基本稳定在10亩左右,至2013年连续3年籽棉的平均单产分别为195公斤、240公斤和290公斤;交售平均价格分别为7.3元、7.96元和8.04元;植棉的直接收入(含国家棉花良种补贴在内)分别为1449元、1916元和2347元;剔除投入的现金成本后,含自投工在内的收益分别为865元、1370元和1730元。虽然与其对当年的棉花价格和收益预期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显示棉价稳中有增,心理也较为平衡。一旦棉价趋向市场定价以后,将与国际棉价逐步接轨。预测新的棉花年度即使棉籽价格还能稳定在上年的水平上,籽棉的平均交售价格也将降至7元左右,比2013年减少1.04元,每亩地的纯收益减少301.6元。但今年的棉花产量能否达到去年的水平,目前还很难料定,加上投入成本在继续提高,如果真的没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植棉收入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目前该户规划将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到14亩,春节前就已把棉种全部购置到家。因此急切期盼国家的棉花直补政策能够阳光普照,惠及所有棉农,以稳定或提高植棉收入。
在射阳,像陈永辉这样的植棉户还不在少数,大家都希望直补政策具体的实施意见或预案,能在3月下旬棉花营养钵育苗制钵结束前公布,好让棉农心里有个底,尽快敲定棉花种植面积,把今年的棉花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