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个月来首现企稳,但汇丰制造业PMI终值却创出了8个月新低。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两方数据表现相悖,但官方PMI与历年同期比较仍然偏弱,显现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
“从官方PMI绝对值数据看,环比2月份是出现回升的,延续‘弱势扩张’态势,但需注意,今年3月份的环比数据,是2005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表明整个经济运行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鹄飞对大智慧通讯社(微信:DZH_news)表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周二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3%,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其中分项数据显示,小型企业PMI为49.3%,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为2013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3%,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官方制造业PMI的环比数据表现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对数据进行同比处理,会发现同比为下跌13.2,印证了此前工业增加值回落的情况,”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赵可称,“从这个角度看,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持续回落的情况是相似的。就环比数据看,也比往年的环比回升情况差,这个也和汇丰数据表现相类似。”
根据大智慧大数据终端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的环比数据,是2005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就算是绝对值数据,今年3月数据也是表现最差的。
同样是在周二发布的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48.0,创出8个月新低。2月终值为48.5,3月初值为48.1。
“汇丰3月终值验证内需疲弱,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5%的全年目标水平,”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预计中国政府将微调政策以稳增长,宜早不宜迟。”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最新观点指出,3月经济暂时回暖后,二季度仍然有较大的下行风险。目前经济格局与去年二季度末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依然锁定7.5%的经济增长目标和1000万新增就业目标的背景下,宏观政策将做出一定的调整,积极关注4月份政策在精细化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出口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可行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视察辽宁时指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但也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能忽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风险。当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表现不一**
其实,官方和汇丰两个口径数据表现不一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两组数据选择了不同的样本。汇丰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而官方指数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面对当前两个数据分歧拉大的情况,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称,“实体经济整体比较困难,制造业里面中小企业表现较为困难,这个和汇丰数据是相吻合的,而官方PMI中,大企业的状况要好一些,因此从这方面看,两个数据表现略有差异,并不存在矛盾。”
另外,“还是应该看到数据的相对积极信号,此前各界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信心不足,当前官方制造业PMI企稳并小幅好转,表明采购经理人对我国未来经济的看法在改善,虽然幅度比较有限”,牛犁称。
“3月官方PMI中的小企业PMI是在回升的,小企业分项更多偏向外向型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这些样本企业对出口、外贸的敏感度更高。”交行研究员陈鹄飞指出,当前欧美经济复苏比较明显,美国甚至有可能在2015年就开始加息,我国的外围环境正在转暖。
数据显示,官方PMI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扭转连续3个月下降,回升1.9个百分点,达到50.1%,重回50%临界值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三成以上受调查的企业反映承接新出口订单增加,预示着世界经济持续转好开始对我国出口产生利好影响,后期出口有望企稳回升。
与此同时,汇丰PMI新出口订单在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后,也回升至50以上。
**微刺激已在进行**
对于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各家机构纷纷调低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市场对于可能出台的经济微刺激预期也在明显增强。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应楠殊称,一季度经济增长将低于7.5%,我们的预测是7.2%,所以政府应该会有小刺激,像在3月份发改委批了7条铁路,东北和内蒙古的煤矿各3条,杭州到黄山1条,这都是小的经济刺激。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新闻稿中指出,官方数据回升幅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尤其新订单指数回升力度明显不足,与此同时价格指数持续下降,都反映出需求偏弱。
“如果一季度经济触及‘稳增长’底限,估计国家会在铁路、棚户区等方面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交行陈鹄飞称,“而‘稳增长’的政策出台会提升经济景气度,改善企业的预期。从分项指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看,这个数据是继续回升的。”
统计局公布的官方PMI分项数据显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2.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
但各界普遍认为,政府不大可能再次出现大规模稳增长措施。申万宏观团队就指出,由于当前就业状况稳定,加之转型必然有代价,国家对增长的容忍度提升,我们不认为国家会再出台什么保增长计划,而更多是通过动用既有的政策储备,建立政府和市场的连动机制来应对冲击。
**降准讨论仍过早**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放松的讨论,各界分歧较大,野村等外资投行对二季度降准的保持较为乐观的看法。
不过日前央行直属媒体《金融时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还在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继续‘降准’,将会延缓金融机构和企业去杠杆进程,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一表态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作央行短期内不会降准的佐证。
国信中心牛犁称,“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健’,如果经济减速比预期的强一些的话,可以保持货币政策一定的灵活性,保证流动性的一个稳定、充裕,不能出现类似去年6月‘钱荒’的风险。”
但降准的信号作用比较强,回顾2012年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实体经济在四季度反弹了,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房地产价格飙涨,制造业的刺激作用比较短暂。牛犁解释称,“所以估计这次会比较谨慎。”
申万宏观团队指出,国家对增长的容忍度提升,就业状况稳定,金融机构和企业处于去杠杆化的经济结构优化中,适度的流动性能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内。央行在信贷政策上更多的强调对市场预期的前瞻指导,同时积极支持再贷款类别下创设支小再贷款,专门用于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使得降准并没有那么急迫。
“降准的可能性暂时不大,近年来准备金率的作用更多的是对冲多余的外汇占款流入,至少现在看新增外汇占款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至少没出现,所以现在讨论降准有点早。”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赵可也称。
2000年之后,中国有两个降准周期,分别是2008年10月-12月、2011年12月-2012年6月。这两个时期有两点特征极为相似:新增外汇占款大量减少,以及房地产价格同比下滑。
当然,牛犁也指出,现在的条件相对宽松些,外汇占款投放在减少,资金流入减轻;另外美国退出QE,下半年甚至可能开始讨论加息,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在向北美回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极大的减轻,甚至近期出现一定的贬值压力。在资本往外走的时候,如果经济减速需要,适当的降准也是可能的,也不是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