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预期,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7.5%和7.3%,较去年10月前次报告的预期均上升0.3个百分点;整体通胀率均为平均3%。
IMF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并称,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水平,通胀前景料仍呈良性,但围绕过度投资和信贷质量的担忧可能意味着政府会继续稳步撤回对经济的货币政策支持。这暗示年内信贷增速将放缓,利率将上升。
报告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不致于导致经济增速急剧下挫的情况下,放慢信贷增速,尤其是影子银行领域,并将金融领域的风险积聚最小化。这说明中国应该继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降低M2增速,即便经济成长步伐可能略低于官方目标。
IMF警告称,影子银行体系是中国面临的最关键系统性风险来源之一,今年以来已经有一些信托产品违约情况出现。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另一个潜在的系统性问题,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预计未来信托或地方政府潜在债券问题可能成为持续性的新闻,不排除在近几个月引发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负面反应。
报告认为,在中国,金融系统自由化改革和提高资金成本,是改善资源配置、降低经济对信贷的依赖以及均衡增长的关键。
三中全会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经济恢复平衡,产生更多民间消费并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然而迄今,即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几乎未见上升。IMF认为,改革措施的执行是最终改革成败关键。
报告还称,如果中国内地经济放缓幅度较预期大,将给亚洲地区带来大规模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与内地相关的供应链地区及商品出口国家。报告指出,亚洲地区内部的商业周期同步性已经提高,源自中国的增长冲击对亚洲的影响是对其他地区影响的两倍。中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令标准亚洲经济体GDP增长幅度下降0.3%。
国家统计局此前数据显示,受工业和投资偏弱拖累,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创出7.4%的一年半来新低,显现经济下行压力。
另据路透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今年二季度增速预计进一步放缓至7.3%,全年增速料亦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