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国改革蓝图,此后中国政府坚持稳字当头,在多个领域展开循序渐进的改革,而非立即着手颠覆性的、更具风险的改革,譬如全面放开对银行利率的管制。
总体而言,这些渐进式的举措足够维持改革动能,帮助中国经济在数十年投资驱动飞速增长后实现平稳转型。
这堪称是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战略的“21世纪版”。
小心谨慎的思路没变,区别在于中国现在同时多方面寻求突破,且“河水”可能更深。
经济学家称,如果中国想要摆脱官僚主义主导的、重污染行业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型为发展更均衡、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就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别无选择。
然而,像放开银行利率、打破国企垄断等改革,会产生诸多短期阵痛,而要看到收益则需假以时日。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7.3%,为24年来最低增速,接近中国政府认为保持金融和社会稳定所需的必要水平,因此这些改革措施仍需等待时机。
“我们的改革是先易后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经济学家徐洪才说。
但迄今为止取得的改革进展,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持续推动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努力,让徐洪才及其他人士大受鼓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政府政策顾问卢峰称,领导层决意推进改革,这点毫无疑问。
自去年11月三中全会以来,几乎每周都有新的举措出台,涉及环境、资源定价到资本流动及金融监管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四五个月间,我们确实看到在关键领域稳步出台举措。”苏格兰皇家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驻华经济学家Louis Kuijs说。
金融市场逐步放开便是很好的例证。
除去年7月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以及今年3月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外,中国还出台了诸多放松境内和跨境资本流动管制的举措。
而就在过去两个月中,监管机构放宽对外资投资中国股市的限制,允许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并放宽了对境内外并购的审批。
更棘手的决定还需拭目以待,譬如让大型国企脱离政府保护、开放银行业竞争等。
中国领导层也曾表示,改革面临来自利益团体的阻力只会加大。他们指出,中国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
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且债务违约现象凸显金融风险,但从改革蓝图出台后六个月的情况看来,改革未偏离轨道。
Kuijs称,过去两个月中国采取各种刺激经济的举措,譬如快速追加铁路基建投资,此外还有关于是否需要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辩论,这可能给人造成一种改革暂且退居次要地位的印象。
“但如果看看改革方面不断出台的各种举措,你就会意识到改革仍在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