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为18个月低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为连续第26个月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并显示,4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
~~~~~~~~~~~~~~~~~~~~~~~~~~~~~~~~~~~~~~~~~~~~~~~~~~~~~~~~~~~~~~~~~~~~~~~~
主要数据:
--CPI同比上涨1.8%(路透调查中值为上升2.0%)
--PPI同比下降2%(路透调查中值为下降1.8%)
--CPI环比下降0.3%,PPI环比下降0.2%
--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6%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温彬:
总体上看通胀数据是低于预期的,CPI涨幅偏低主要是由于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影响,且房租、服务等非食品因素环比持平或者增长缓慢;而4月份虽然有一些促增长的投资措施出来,但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没有对当月的PPI构成太大支撑。考虑到夏粮还会丰收,预计全年CPI应该在同比上涨2%左右,相比3.5%的年度目标属于中低速增长。
现在大家开始关心一个问题:会不会进入通缩?我认为现在是有这方面的担忧的。全球复苏力度并不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上涨的压力,从输入型通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来看,CPI和PPI都有通缩的征兆。
这就要求宏观政策做出一些调整,货币政策基调可以从中性转向偏宽松。财政政策可以保持积极,但要发挥更大的效用还是要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关键在于降低整体的社会融资成本。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排除还会有进一步的定向降准。如果说前一期的定向降准是对三农贷款,那现在可以通过普遍降准后,把释放的流动性进行定向使用,比如说指定额度投向于中小企业贷款。这也有利于降低中长期融资成本。这件事现在就可以做了,二季度之内就可以做。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4月份的CPI数据比预期的要低,PPI也持续回落,按以往惯例3月份后春暖花开,企业开工会趋于活跃,3月和4月CPI数据会有所回升,但从今年看3月和4月CPI环比都是下降,显示消费品需求不旺,而PPI的持续回落也表明制造业生产领域仍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很显然,4月份物价涨幅的回落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滞后反映,结合周四公布的外贸数据,整体判断4月份的经济数据都不会太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不排除通缩隐忧。
**相关背景**
--中国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政治局日前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
--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4月官方制造业PMI在新订单增长带动连续两个月微升,预示中国经济呈现逐渐企稳迹象,其中新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以下,而购进价格指数回升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