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受生产成本高涨、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升、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加快等因素影响,广东纺织行业经营困难加重,出口受到一定影响。据海关统计,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以下简称“纺织服装”)534.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0.4%。
一、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服装出口连续4个月下滑。去年12月起,广东纺织服装月度出口连续四个月下滑,其中2月出口大幅萎缩,同比下降37.3%,3月当月仅出口161.5亿元,同比下降2.3%。
(二)近6成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逆势小幅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320.4亿元,下降15.2%,占同期广东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59.9%;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6.2亿元,增长2%,占31.2%。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46.4亿元,下降16.6%,占8.7%。
(三)外商企业为出口主体,国有企业出口降幅较大。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纺织服装233.3亿元,增长0.5%,占43.6%;同期,民营企业出口219.1亿元,下降19.3%,占41%;国有企业出口82.3亿元,下降11.8%,占15.4%。
(四)主要出口至香港、欧盟和美国。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对香港出口纺织服装132.6亿元,下降14.7%;对欧盟出口103亿元,增长1.7%;对美国出口93.7亿元,下降3.3%;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合计占61.6%。此外,对东盟出口139.8亿元,下降14.8%。
二、当前广东纺织服装出口值下降的原因
棉价倒挂等因素导致国内企业成本优势弱化,下游服装订单流失。棉花作为棉纺织生产企业的主要原料,国外企业通常以国际棉价来定价下订单。由于我国之前实行的棉花收储制度,棉花价格并未与市场接轨,境内外棉价存在明显倒挂现象,同时棉花进口的配额管理机制也使得国内纺织生产企业成本高企[1]。考虑上企业生产周期,以2013年棉花价格为例,国内均价约合每吨19377元[2],同期广东进口棉花价格为每吨2078美元(折12898元人民币),境内外差价达6000多元。再加上经济转型升级不可避免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不断推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成本优势正加速弱化,不少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订单加速向土耳其、东南亚等地转移。
二、当前纺织服装出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纺织行业并购整合势头初显。随着“国企改革路线图”的出台进入倒计时[3],“改革热”成为各行业热门词汇,纺织行业方面,上海、深圳已经开始试点向混合所有制过渡的过程,对于提升国有纺织企业价值来说,将有强劲动力推动[4]。同时由于国内纺织行业企业众多,市场竞争程度较高,如何引入民营资本“散户”、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就业等社会问题,转型过程仍面临许多难题。
(二)棉花直补政策将逐步推行,后市效果有待检验。今年,国家棉花收储政策调整,除新疆外,各省棉花市场将会放开,将临时收储政策改为直补政策,这一政策是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直补政策如能有效推进,考虑到目前1000多万吨的高企库存,将有助于实现国内棉花价格下行,消除棉花内外价格的“剪刀差”,从而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5]。但从目前看来,经国务院批准的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挺价”意图明显,制约了棉价下行空间,未来棉价定价机制格局走向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