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而有近七成企业认为产能过剩的化解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新华社周四稍晚引述他当日在国新办经济吹风会上称,要严格控制产能总量,遏制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势头;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同时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兼并重组压缩一批产能。
“我们国家前些年也曾经发生过好几次产能过剩的问题,后来得以逐步化解,...但这一次的产能过剩挑战是空前的。”他指出。
其并引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一项调查称,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五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
黄群慧认为,本次产能过剩发生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并且处于全球新工业革命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之下,中国面临着新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中国工业化也进入后期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依靠快速经济增长来化解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2012年中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不仅传统产业,而且光伏、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国务院3月下旬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称,将推行并联式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实施兼并事项,不设发行数量下限,兼并非关联企业不强制要求作出业绩承诺;同时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股份定价机制,增加定价弹性。
而针对为何屡屡化解产能过剩却不见效的疑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同一场合称,化解产能过剩在最近几年成为突出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到转型升级时期。
这种转型升级的出现直接来看是两个产业发展或者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一是市场由过去普遍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是产能过剩出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二是要素成本条件也发生了改变,像工资水平、土地价格、污染排放收费标准等都在明显提高。
“我们的体制和机制要适应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的环境,...现在已经不再要求各个地方单纯追求GDP的速度。”他提到,随着过剩产能的化解,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单位GDP的含金量都会明显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