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之际,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经济增长仍处于正常区间,不需要大力度刺激来保持就业稳定。
证券时报周四刊登专访文章援引他的话称,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与“三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相关,这不是短期现象。不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些诸如简政放权等改革带来的红利也逐步得以释放,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地铁、机场以及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较快增长,均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据该中心开展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逐月上升,消费意愿持续超过储蓄意愿,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尽管对当前企业运营状况的满意程度比去年四季度有所下降,但对未来六个月的预期相对乐观,绝大多数企业订货情况基本正常,其中出口订货趋于增加。
“尽管经济增长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我们要有信心,要看到基础设施、民生、环保、信息化、产业升级等方面投资的巨大空间,以及长期形成的地区差距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的巨大空间等,因此不要对经济增长下滑过于担忧。”他补充说。
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趋向7,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预期未来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的形势会进一步得到巩固,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7.5%左右目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对于未来就业形势,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外出农民工数量均比去年同期继续增加,企业景气调查也显示未来用工需求倾向于“净增加”。
这些统计结果都表明,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势稳定,未来预期也比较乐观,不需要所谓的对经济大力度“刺激”来保持就业稳定。
潘建成并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根本谈不上萧条,而只是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在去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的一次理性调整。
“事实上,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促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不正是多年房地产调控追求的目标吗,为什么现在市场略有波动就恐慌了呢?我们不能做叶公好龙的事。”他说。
他认为,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链极长的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确实巨大。一方面经济增长不能对任何一个产业形成过度依赖,否则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基于城镇化的巨大成长空间,房地产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存在的,房地产还会继续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找支点,撬动经济内在活力**
潘建成表示,未来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寻找改革、转型和增长的一些共同的支点,要设法发挥杠杆作用,找到一些支点,用相对较小的力气撬动经济内在巨大的活力,促进上述多目标任务的协同完成。
他罗列了三大支点,第一个就是如何很好地把握并引导预期,增强信心;包括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稳定和房价的合理回归,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等。此外,鉴于目前国内A股市盈率已经非常低的现实,采取适当举措促进股市的回暖或许可以对提升消费者信心产生明显成效。
支点之二是顺应以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为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积极拓展服务性消费产业发展,尤其是健康、养老、文化娱乐、家庭金融服务、深度旅游以及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推动消费驱动的增长。
支点之三是将“三期”叠加视为倒逼企业创新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创业、创新环境,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显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