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和汇丰5月制造业PMI双双回升,经济短暂企稳。但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目前经济通体依然疲弱,不必因为PMI回升而乐观;而且货币政策左右为难,打通任督二脉仍需发力。
他在最新点评中指出,虽然PMI环比回升,但总体水平不高,而且企业对未来仍偏谨慎。
“5月PMI环比回升是好现象,但不能忘记这一水平在历史上仅高于2012年同期的50.4,和2013年同比相比仅持平,”李慧勇称,“而2012年和2013年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分别是7.6%和7.5%,都处于调整过程中。”
他表示,虽然分类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上升是个积极信号,但无论原材料库存还是产成品库存都在下降,企业去库存仍在继续,这有助于经济未来的回复,但短期内确实经济增长的拖累。
与此同时,全国百城房价指数5月环比下跌,房地产调整可能刚刚开始。
“房地产产业链条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是伤筋动骨级别的,其影响以何种形式体现,调整的时间有多长,现在争论有很多,但是没有比较好的历史数据作为借鉴,尚难以有定论,需要观察,”李慧勇称。
多年来中国国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经济调整又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今年4月下旬央行定向降准、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再加上之前清理金融中介机构乱收费的要求等,都是希望通过货币政策的结构调节来稳增长。
对此,李慧勇认为,从政策出发点来看,是想要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从实际效果来看,一竿子插到底,确实三农、铁公基、部分小微企业能够受益。
但是,由于制约资金配置效率的大环境例如贷存比、20%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银行行为的顺周期性等都没有大的改变,很难想像结构性调整的货币政策能够发挥太大的效力。
“货币的逆周期调控,无论以什么名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慧勇称。
汇丰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升至49.4的四个月高点,但较初值略有下调,且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0关口;此前出炉的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PMI则升至50.8,为连续三个月回升并创年内新高,其中新订单指数等主要分项指数升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