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有关香港出口商坏账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45%受访的出口商出现不同程度的坏账,坏账最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其次为美国但相关比重去年大幅减少,而来自日本的坏账情况则有恶化迹象。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获委托进行的该研究并指出,逾六成的受访公司希望业界能建立"买家资料库",以知悉买家不良付款的纪录。
超过一半接受调查的出口商出现应收账过期未还(即"拖数")的情况,委托进行此项调查的专门从事应收账管理的EOS Hong Kong董事总经理曾智仁在记者会表示,本港出口商坏账呈极端化发展,少于120天的"拖数期"比率由去年的57%降至42%,但同时多于120天拖数期的比率则由6%升至9%。平均拖数期由去年的50天增至69天。
"整体经济环境稳步向好,放账风险理论上应该减少,但前提是出口商要懂得选择买家。"他说,平均拖数期愈长,变成坏账的风险愈高,港商应该警惕。
研究结果显示,曾出现坏账的公司中,去年坏账总值平均占公司出口营业额的2.5%,与上年度同类调查结果持平。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香港出口商最大坏账来源,2014年的比率占42%,略低于2013年的44%。美国和欧洲的坏账比重在2014年分别为8%及5%,均较去年的15%和8%改善。但来自日本的坏账比率则由去年的2%升至4%,情况值得注意。
香港总商会理事余鹏春表示,来自中国的坏账比重较高与近年欧美经济萧条,导致本港出口商更多与内地买家做生意,他期望美国明年经济有好转令香港出口商能增加对美国的出口。
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于5月20-30日进行电话访问,成功访问500个个案,整体有效回应比率为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