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撰文指出,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经济增长不能过早失速;此外,不需要过度关注出口、投资、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应该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黄志凌指出,“只要能够保证一定的就业水平,经济增速即使下滑到5%甚至3%都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从国际上的经验教训看,这种趋势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利事。
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显示,两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仍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在成功晋升高收入国家后,才出现经济增速的明显降低。而拉美、东南亚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则明显不同,它们的经济增长过早地出现“刹车”。
“国际经验看,经济增速的快速下滑破坏市场信心,造成悲观预期,投资、消费趋于保守,失业问题、财政问题、社会问题可能接踵而至,大大挤压改革空间,形成经济发展“陷阱”。保持一定经济增速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黄志凌称。
他表示,保持一定增速的同时,须特别重视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间的关系,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型转变,依靠优化生产要素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资本、资源、设备的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其实质是降低单位消耗,提高产出增加值。为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升增长质量,还须扭转各级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做法,可以在各级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考评体系中纳入环境影响、创新性、投资效率等经济质量因素。
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比重问题,黄志凌指出,不要过度“纠结”三者对GDP的贡献率,重点是三者的结构优化。首先,出口所扮演的经济增长角色不应被弱化。韩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出口在GDP中的占比基本上维持在30%以上,并一直保持上升态势,直到90年代初跨入高收入阶段后才有所下降。相比下,巴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来,尽管出口在GDP中的比重始终没超过15%,但其却并没有因为“看起来合理”的出口占比成为高收入国家。更深层次去分析,相对于调整净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调整出口结构则更加重要。
其次,投资仍然具有战略地位,不能盲目“去投资化”。内需动力由投资向消费转变是个长期过程,消费增长是个“慢变量”。短期内刻意压低投资增速来实现所谓的消费占比提高,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失速。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口现状、城乡差别、以及所处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以及从东部的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的工业技术基础和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大量亟待满足的“刚性投资需求”,决定了当前需要维持一定的投资力度。因此,不能为了简单地平衡数字而放弃必要的投资。相比下,中国更该关注投资偏离实际需求、不注重效率、重复投资等问题。
第三,在消费方面,不能简单观察比例数据,当前应主要关注消费结构。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50%左右,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美国的消费占比为83.5%,韩国和日本分别为70%和80%。不过,提高消费占比并不能确保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地区国家的消费占比普遍在60%以上,与高收入国家在同一个区间。阿根廷的消费占比平均为77%,巴西的消费占比均值更是高达80%。
黄志凌表示,短期内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驱动转换成消费驱动,还缺乏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受制于收入分配不均对社会整体消费能力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保障、消费环境、消费心态等影响。这些都需要逐步改善。因此,提高消费是一项渐进战略,操之过急反而会对经济造成更大损害。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谋求长远发展,须实现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结构的转变,居民用于生存的花费在收入中的占比应不断下降,而用于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则应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