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省棉花生产总体情况是“两减两提高”,即面积减,总产减,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调查,全省棉花完成播种面积616.35万亩,比去年724.43万亩减少108.08万亩,减幅为14.92%,是河北省2001年以来棉花种植面积最低的一年。入夏以来,河北省出现多年未遇干旱天气,棉花生育期内天气晴好少雨,纤维发育好,棉花吐絮畅、无僵瓣、色泽白,衣分达到38%-39%。预计单产70公斤/亩,较去年增加4.3公斤;预计全省棉花产量43万吨左右,比去年减少2.56万吨,减幅为5.6%。
棉花新年度开始以来,有个别棉花企业试探性开秤收购,收购量极小,价格在每斤籽棉3.5-3.6元,绝大部分棉花收购企业和棉农都在犹豫观望,棉花收购市场疲软不振。
造成进度慢的主要原因是内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明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2014年4月发出通知,决定在新疆实行目标价格试点,但对内地实行什么政策只字不提。9月19日中棉协负责人接受采访,表示“国家将对黄河、长江流域主产棉区的棉农给予定额补贴,补贴对象限定为实际种植棉花的农民,确保种棉农民得到实惠”,但也无具体数额。在没有正式文件之前,涉棉各方都不敢按传言安排生产和经营。
由于内地棉花产业政策的空缺,有关部门和棉花协会都无法开展有效工作,农发行不敢发放资金;棉农不知道能不能拿到补贴,怕卖早了吃亏;棉花企业无法测算棉农接受价,无法制定收购策略,怕收早了亏损,所以都在谨慎等待政策落地。
内地政策的空缺还可能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一是植棉面积锐减。据省棉花协会调查,80%的棉农计划继续减少棉花种植,明年年全省面积极可能跌到500万亩以下。二是可能压级压价。目前只是零星收购,如果到十月中旬补贴政策仍不明确,收购企业为维持生产、降低风险和获取最大利益,大批量收购的同时,极可能对棉农压级压价。一旦出现压级压价情况,将是对棉农植棉信心的又一次重大打击,使本就处于下滑趋势的植棉面积雪上加霜。三是200型小包棉卷土重来。棉花检验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国家和各级职能部门努力,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实行棉花收储政策,把小包棉企业排除在外,河北省200型小包棉基本销声匿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与400型标准棉相比,200型小包棉生产具有成本低,生产、关停灵活的特点。如果400型企业长时间犹豫观望,掌握不住棉花资源,200型小包棉生产可能大规模乘机卷土重来,打乱国家小包棉退出市场规划。
为保证内地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明确内地棉花补贴政策,给涉棉各方稳定预期。只有政策明确了棉农才敢加大植棉投入,保持植棉面积,棉花企业才能测算价格,入市收购,纺织企业才敢购买新棉,各方才能提前做好生产经营规划和风险防范,才能使产业链顺畅对接,否则棉农不愿卖,棉企不敢收,纺织企业无可用,各方俱伤,有违政策调整初衷。
二、加强200型加工厂管控,保证质检体制改革成果。按照国家及河北省规划,200型小包棉企业到2014棉花年度结束(2015年8月底)将彻底退出市场。从目前到小包棉规划退出时间,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应当在税收、用电等方面加强对小包棉企业管理,保证按规划退出市场,为400型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质检体制改革如期完成。
三、加强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提高棉花竞争力。我国棉花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高,尤其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提高我国棉花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棉花种植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国家有关部门应抓住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这个根本问题,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棉花农场、植棉大户,促进棉花规模种植,做好良种补贴的同时,对机械化生产给予补贴,推进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四、积极发展滨海盐碱旱地棉花生产。目前,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有濒海滩涂盐碱荒地2500多万亩,河北有380多万亩。这些盐碱地不宜种粮食蔬菜,但棉花耐碱,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濒海滩涂盐碱荒地植棉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再开发滨海盐碱旱地发展棉花生产,遏制棉花面积下降过快,缓解粮棉争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