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个多月中,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明显背离。8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创2009年2月最低点,显示经济基本面大幅恶化;而同期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中小板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6.3%和5%。
股票市场与宏观基本面的脱节引发瞩目。中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继续独立于基本面,还是能成为“经济晴雨表”?FT中文网采访了多位证券行业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就此给出了自己观点。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好中国经济转型,但不看好传统行业复苏,因此中国经济远没有见底;同时企业盈利水平下行趋势没有出现拐点,股市难言向好。
由于基数原因,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下跌超预期,但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都在下降的事实,反映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同时虽然9月份汇丰PMI数据显示经济有所回暖,但月度经济数据不宜过度解读。可以预见,中国经济远未见底,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过往,当经济数据差的时候,不少人呼吁政策放松,通过刺激政策提振经济,此次也不例外。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速可能会持续下行,今年定下的GDP增速目标以后也许很难看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GDP增速下滑、工业增加值回落,市场不用过分担心。
另外,中国股市整体市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这个数值是静态的,不具备实际意义,在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行趋势没有出现拐点前,股市难以出现大级别的行情,况且它还面对整个经济产能过剩、高杠杆阶段的不利局面。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洪灏:中国股市短期下行压力大于上行动力,但是长期远景可期。
有两大因素决定着中国股市未来方向——政策、经济。从宏观经济看,8月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可以认为是见底,同时从最新公布的9月份汇丰PMI数据看,9月份经济有所回暖,因此,三季度经济增速更加接近预期。从政策看,鉴于就业数据在恶化,通缩压力增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局部刺激政策出台,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中,这些政策有可能包括传闻中的四大行房贷松绑、剩余限购城市放开以及按揭利率下调等。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于较强的阻力位,受到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指数波动明显加剧。总体说,股市下行的压力要大于上行动力。
短期内,股市运行最好的情况是在2250—2350点区间高位盘整,主要因为市场对增长和政策预期过高、但结果没有兑现造成的。而最坏的情况是出现5%至10%的调整,因为股市每一波上涨之前,都必须有波像样的调整以作为上涨的基础,且技术层面也支持市场调整。此外,股市运行的路径将取决于进一步政策支持的暗示是否可以兑现,否则市场将认为5000亿元的常设借贷便利是利好出尽。
但从长期看,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相对表现已降至近20年的低位,预示着中国股市长期价值的均值回归可期。尽管官方表态“不降准、不降息、不全面刺激”,但鉴于房地产行业实际弱势情况,相信政策仍会借货币政策之手应对通缩压力。因此,中国市场的远景相对于短期应该更有确定性。股市寻底是一个动荡而冗长的过程,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并继续从成长向价值、周期向防御、小盘股向大盘股的方向轮动。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决定股市方向的三个重要变量目前有利于股市,看好未来一个季度的中国股市。
目前决定中国股市方向的关键变量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速是否继续下行。从8月份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跌至08年水平,其对应的GDP增速为7%左右;PMI、工业生产、总需求都显著疲弱,如要完成7.5%的年度目标,中国经济基本上已无下行空间。二是,无风险利率是否下行,最近中国央行一系列举措,诸如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下调公开市场14天正回购利率等,说明其希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如达到预期,有利于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对股市起到积极作用。三是,风险偏好,主要看是否发生突发性金融事件,目前看概率较低。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很可能改善,使得市场风险下降。此外,从长期看,改革推进效果如何也会成为决定股市走向的另一大变量,改革效用到底有多大,目前看还有待观察。
综合上述因素,在经济下行空间有限、股市风险偏好持续改善,以及资金价格很可能在政策引导下回落,至少无风险利率不大可能上行的背景下,中国股市未来一个季度向好。不应过度悲观。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中国股市可能会在从“讲故事”转向“看现实”的过程中走弱。
在基建、房地产、制造业三大经济部门全面走弱的影响下,8月份中国宏观经济大幅恶化。鉴于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巨大,中国股市独立于基本面的行情持续不了多久,其最终走势仍将取决于基本面。
我认为宏观基本面对股市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一方面,经济增速仍将低迷,这给股市带来较强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力度难以快速加大。尽管媒体报道,中国央行于上周通过SLF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同时下调公开市场14天正回购利率20基点,显示政策托底的力度已经加大,但是政府仍然表现出对全面放松的谨慎态度。
过去一个月推动股市走强的“故事”主要包括:一是,即将启动的“沪港通”带来增量资金;二是,所谓无风险利率下降推高股市估值;三是,四中全会开幕在即带来的改革红利预期。其中,“沪港通”的故事有一定道理,后两者则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当经济基本面持续低迷的时候,再好听的故事也不会带来强劲的行情,因此,股票市场可能会在从“讲故事”转向“看现实”的过程中走弱。
海通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陈瑞明:当前中国股市潜在风险不多,但缺乏上涨动能,在政府稳增长的情况下,市场还是以结构性、主题性行情为主。
目前中国股市与经济的相关度在减弱,此前支撑本轮股市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好转,其实是市场的一种的误读。在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确立的背景下,经济的“好”与“坏”,还要看政府稳增长的力度,其中主要看货币政策,近一段时间中国央行出台了一些定向宽松举措,但是不如2009年激进,同时这些举措的累积效应还有待观察,如果政府目标仅在维稳,那么对股市的提振作用不是很大,市场还是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不断寻找主题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赵可:个股“唱戏”仍将继续。
中国经济复苏已被证伪,而流动性尚能支撑估值。市场何时转换到“经济下、流动性下”的双杀局面,完全由流动性变化决定,而若降息成为泡影(央行仅仅降准或是无政策出台),将加速权益类调整。短期看,市场整体估值不会立马掉头向下,经济不会和流动性形成双杀,因此个股仍然存在“拍卖行情”。
经济仍然处于衰退周期,配置应集中在新能源板块、高端设备制造业、TMT中的双T,医疗板块及非必须消费品(汽车属于之一类)。但这种配置需要时间消化,等待估值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