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进基础建设计划的倡议者们预期,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将有数以千亿美元计算的、管理有效的建设计划大量涌现,帮助提高就业并为将来的经济成长增强打下基础。
但这样的努力可能败在美国这类高负债国家有关公共支出的政治操作上,同样也会屈从于基础建设本身的现实:每一个设计良好的道路或港口项目总会遇上“绝路桥”、奥运场馆使用率偏低、或者是那些专为捞取政治资本的项目只会增加政府负债却不见明确经济效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极力呼吁部分国家政府不要过度关注债务,并投资在具有经济效益的项目,该组织近期在一份报告中警告,尽管最好的方案能够带来效益,但“实际上引导公共投资决策的往往不是经济上的理由。”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等机构所做的多项研究估计,未来15-20年,全球需要花费数十万亿(兆)美元来兴建机场、道路、桥梁及发电站。
这不会很快发生。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大修公路桥梁的提案在国会受阻,表明即便发达国家在目前提高负债和提高未来生产力两者中做出抉择时也可能面临困难。
加拿大财长奥利佛在华盛顿参加IMF和世界银行秋季会议期间对记者表示,加拿大不急于扩大支出。
“我们理解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问题是你可以投入多少。但加拿大人目前平均43%的收入都已成为税收,我们觉得他们的付出已经够多了,”奥利佛称。
德国官员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欧洲其他国家再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是他们开始过度举债和支出的理由。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周四反驳了欧洲通过“开支票”来支撑经济成长的想法,即便德国自己第三季经济成长有可能持平,且之后或趋弱。德国第二季经济萎缩0.2%。
**摆脱困境**
然而,IMF官员的表态很直白:对于可以承受的国家,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打开资金阀门放水,以免全球经济滑坡。
IMF副总裁朱民表示,总需求下降很大,得有人来填补这个缺口。
六年来对抗危机的斗争并未成功,也支撑了这种论调。宽松货币政策向全球市场注入了数万亿美元,但大部分都以银行准备金或大企业现金储备的形式闲置,小部分转化为企业投资或家庭支出。
欧洲和日本的复苏计划效果甚微,中国经济正在减速,美国官员也担心这种局面会抑制美国经济复苏。
全球各国进行结构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努力也陷入停顿。
在周四的讨论会上,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试图为欧元区开出财政解决方案,称公共教育投资也可视为“基础设施”,而且近乎直接地呼吁德国打开钱袋。
“对于那些有财政空间的政府而言,利用这些空间是合乎情理的。至于哪些国家有能力这样做,你们自己去体会吧。”德拉吉说。
对此不乏持怀疑态度的人,就连IMF支持加大支出的人也认为,做这些事情时需要带着谨慎,而公共设施项目真正实施起来并不都那么小心。
由于拿不准大型基建项目的公众与经济效益,世界银行基本上放弃了这些项目,直到几年前情况才有所改观,现任世行行长金镛正在改变之前的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筱原尚之在一次会议上敦促全球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应对措施,他承认日本由于公共建设项目的浪费性支出,成为全球负债最高的国家。比如,不同政府部门在公路建设上出现重复。
除此之外,欧洲和其它地方的发达国家或许因为债务的束缚,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支出。
“我认为大型经济体的支出状况不会突然一下就增加,”墨西哥财长Luis Videgaray周三接受路透访问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