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办的“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活动首站日前走进江苏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被中纺联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这个苏北县级城市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后发快进,打造中国针织名城,给前来采访的各地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是虞姬故里、花木之乡,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投资潜力的地方,拥有191万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经过十几年创新与改革,沭阳如今已经跃进全国经济百强县榜单中游。沭阳经济技术开发2013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苏北县份中唯一一家国家级开发区。
据了解,沭阳县拥有纺织纤维及其配套生产企业110家、包覆纱设备4000余台(套),年产包覆纱8万吨、各类新型弹力纱线5万吨、纱锭约60万锭、化纤弹力丝7万吨、针织丝袜8亿双、各类高档针织品1000万件。沭阳包覆纱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每年的产值可达100余亿元,占到全国的20﹪。
嘉宾与媒体对话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扩张速度减慢、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的局面。沭阳纺织产业的发展是省内产业调整、转移的典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告诉记者,中国针织工业出口已在去年突破一千亿美元大关,年利润增长达到29.1%。但是,招工难,用地难……作为曾经引领东南部地区很多城市先富起来的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在传统产业集群地遇到各种现实的阻碍,针织业也不能除外。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副会长赵洪表示,沭阳规模企业100多家,年产值超百亿,如果在技术进步、优化结构、提高附加值、环保节能再利用以及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努力,将具备新兴纺织名城的要素。
苏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魏伟介绍,用工和用地这些传统纺织产业集群的阻力却正是沭阳的优势。沭阳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劳动力素质较高,沭阳县共有拥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35所,年培训能力达8万人。并且,随着当地工业的高速发展,还有近20万在外务工亟待回流的熟练工人——他们将是纺织等产业在沭阳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苏南、浙江、福建等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土地紧缺是企业扩大在发展的掣肘之痛。但沭阳因为地域广大,还有较多土地指标储备,凡是正常开工的项目,都可以及时办理土地证。
政策优势加上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沭阳的纺织产业已经初现规模:邦源纺织、宝娜斯针织、景茂针织、腾盛纺织、新东旭纺织等各类纺织服装类企业87家落户沭阳,已经形成化纤、纺纱、纺线、针织、织布、印染、服装等完整的产业链条,集聚集群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目前,沭阳经济开发区纺织类企业生产的丝袜、包覆纱、针织毛衣、针织浴袍、遮光提花窗帘布等产品已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单打冠军”。
“走基层 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活动由沭阳县人民政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承办,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