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促使各国政府采取干预措施。以棉花为例,由于遭遇近乎史上最严重的供应过剩,国际棉价跌至美国补助线下方。为了帮助农民覆 盖种植成本,美国联邦政府以52美分/磅的利率向棉花种植者提供9个月的无追索权农业生产贷款。上一次类似补措施则要追溯到2009年。美国农业部资料显 示,截至今年9月底棉花种植农未偿还的联邦贷款为2430万美元。
国投中谷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国良认为,农产品消费需求通常呈现一定刚性,所以丰产年份会出现供应过剩。今年情况也是如此,在全球范围供应过剩压 力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很多农产品价格却表现相对坚挺,这是由于国内农产品普遍有临储托市政策支撑,如玉米、小麦、大豆和 食糖等,只有进口量占比较大的油脂油料类产品跌幅较大。
破解“丰产不增收”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下跌,主要是由基本面所决定。作物丰收,价格下跌;作物欠产,价格上涨,这是农产品供需结构自我调控的主要方式。虽然丰产 压低了价格,但由于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总收益未必减少。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当前市场供应与需求变化,促使供需趋于平衡。”银河期货首席农产品分析师梁 勇指出。
刘国良分析,农产品进入“丰产年”,一方面是因为风调雨顺的天气有助于农作物普遍丰收;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改良,以及种植面积、尤其是南美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是农产品丰产的重要原因。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丰产压低价格进而带来损失,可能是一个悖论,然而这正符合市场规律。范婧雅认为,从供给方面看,新季粮食的产量只是其中一部 分,其他的大项还包括进口量和以往的转结库存量。在供给量增加的情况下,如果需求量增幅足以消化,那价格水平将不降反升。只有在进口和转结库存都相对稳定 的情况下,丰产才会放松供给;在新增供给无法有相应需求消化之际,价格才会被拉低。
业内人士指出,粮食丰产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其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农民收益带来损害。目前,我国在 大豆和棉花市场实行的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就是消除这一负面效应的良好机制。如果丰产年份价格下跌,政府直接补贴种植户,就能使种植户的收益得到保障。
“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说,可以制订一些政策以保障农民利益,例如我国的收储政策和美国的农业保险政策;或者促进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升级。从农民自身的角度看,可以多了解市场情况,参与订单农业或期货市场进行避险。”范婧雅说。
“新常态”下的投资机遇
“美盘大宗农产品多数可能在今年筑底,后期最多再度重回低点,跌穿支撑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内盘而言,由于谷物市场和美盘联动性并不大,所以应更加关注自身基本面。”范婧雅认为。
在内盘,一些品种价格可能回落。刘国良表示,在国内,今年大豆是临储改直补的试点品种,同时今年东北大豆单产非常高,秋收活动结束后农民卖粮压 力增加,大豆市场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供需过剩矛盾,大豆期货可能会出现做空机会。另外,我国玉米今年也明显丰产,后期价格可能出现一定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油脂油料市场内外盘关联性相对较强。梁勇分析,从后市来看,全球油脂油料的供应基本得到市场消化,市场将进入 关注需求与南美产区的阶段。从历年价格变化看,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尤其是11月中下旬至次年一月份,价格多以震荡走强为主。所以,美盘豆类油脂价格有望 震荡筑底,后期可能展开震荡攀升格局,不过价格上行空间将小于往年。
有说法称,由于供需失衡的影响,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行至尾声。对此,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曹扬慧认为,从我国在各个领域深化改革、调整 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开始,大宗商品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格局,这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宗商品市场的再平衡。在这一再平衡的过程中,应该不会再出现类似 十年前牛气冲天、高歌猛进的局面,而是出现更多的价格起伏,甚至大起大落也不可避免。只要把握好节奏,还会存在较多投资机会。
不过,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提醒,本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结束,实际上在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触顶回落时已有苗头。在2003年 至2008年的商品超级上涨周期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需求成为大宗商品上涨的最大动力。不过,随着中国因素逐渐淡化,在其他新兴经济体难以接过需求 接力棒的情况下,商品黄金周期的结束或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