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随着“世界工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急剧上升,全球服装品牌正在把目光投向别处,寻找代工企业。
《今日美国报》网站10月27日发表题为《非中国制造》的文章称,除了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公认的服装业中心外,新玩家加入服装游戏的时机已经成熟:缅甸、海地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希望重振这个曾经欣欣向荣的行业,甚至完全从零开始发展服装业。
未来几年,中国将裁减约8500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
有发展专家表示,中国可能会由此迎来韩国式的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
尽管埃塞俄比亚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但由于背靠非洲大陆,这个类似“30年前的中国”的国家正成为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目的地—全球范围内10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有6个在非洲,而且非洲的牲畜存栏量(皮革产量)也很大。中国人和土耳其人看来确实是这么想的。华坚鞋业集团公司和阿克亚纺织品公司都是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型服装制造商,目前正筹划斥巨资建设“服装城”,每座“服装城”可容纳多达6万名工人和50家制造商。
文章说,由于军方实行残酷的独裁统治,缅甸曾被称为“暴政前哨国”。西方国家于2010年放松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翌年该国开始推行广泛的民主改革。目前,缅甸制衣业有望在2014年带来17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而2012年的这个数字仅为9亿美元。
据缅甸的制造商协会介绍,缅甸工人的月薪仅为30美元,低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而早期的报告显示,埃塞俄比亚制衣工人的月薪在37美元至53美元之间。所以,缅甸和埃塞俄比亚制衣工人的工资全球最低(孟加拉国制衣工人的月薪约为68美元)。
没有多少人会对这些数字视而不见,但有专家认为,低工资—这是现已成为发达经济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曾经具有的一个特点—是起初阶段作出的必要牺牲,因为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得克萨斯理工大学自由市场研究所所长本杰明·鲍威尔认为,如果求职者自愿选择工资低的工作,这不失为一系列糟糕选项中最好的一个。他说:“如果我们把相关法律强加给这些国家,要求它们提高工资标准,改善工作条件,一些公司选择去那里的理由将不复存在,他们也将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海地的出口收入有80%到90%来自制衣业。在这个国家,劳动标准有望改善。国际劳工组织下属机构、专门研究制衣业的“更好地工作”组织研究与政策官阿里安娜·罗西认为,海地的条件已大幅改善。最低日工资今年5月提高到了5美元,“更好地工作”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各家工厂基本上都在全面执行相关规定,37%的制衣工人日工资甚至在6.75美元以上。
文章称,不管制衣业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经济,是否有利于个人改善经济条件,像海地、缅甸和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国家都在为各种服装品牌铺开红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