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10月对中国直接投资数据同比小幅增加,其中以日本、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投资降幅较大,但韩国与英国对华投资增速较快。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85.3亿美元,同比增1.3%,为连续第二个月增加。预期增速1.1%,9月份时FDI金额为90.1亿美元,同比增速1.9%。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指出,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降幅较大。对华投资金额上,日本、美国分别继续大幅下降42.9%和23.8%,而韩国、英国的投资则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加26.4%和32.4%。此外,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14年1-10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9239家,同比增长5.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07.2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前10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58.8亿美元,同比下降1.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10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992家,同比增长8.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2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10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沈丹阳称1-10月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
其中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66.3亿美元、32.2亿美元。
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9亿美元,同比下降9.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34%。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3.91%;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48.8亿美元、33.9亿美元、24.0亿美元。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10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新加坡、台湾省、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门)合计投入903.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2%;同比增长1.2%。
其中,韩国和英国对华投资分别为32.9亿美元和11.8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26.4%和32.4%;日本、美国对华投资36.9亿美元和23.2亿美元,同比下降42.9%和23.8%。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53.8亿美元,同比下降16.2%;东盟对华投资54.1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三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2014年1-10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03.1亿美元,同比下降1.4%;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93.6亿美元,同比增长9.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
沈丹阳称,中国制造业现在产能过剩,面临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面的压力,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在下降,但服务业在上升。
“无论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同样面临一些压力,现在都有一些调整转型的措施,也都在寻找一些新的机会...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包括日本这样的地区,要扩大对华投资,今后主要的领域应该转向服务业。”沈丹阳指出。
中国吸引力下降
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2014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中曾显示,7年前,中国是中国美国商会大多数会员企业的首选投资地。如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20%。
在华运营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是最大风险,紧随其后的是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源短缺。
虽然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依然是主要因素,但缩减在华投资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实际上更多担忧的是中国经济增速的相对放缓和市场准入壁垒,以及对政策环境的观望。今年超过80%的会员企业认为由于成本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上丧失其竞争力。
今年,中国地方政府确定最低工资上升幅度为16.9%,中国政府计划每年平均上调最低工资13%。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国政府陆续取消对外企的优惠政策。2010年,中国政府取消了提供给外企的税收、就业、选址优惠,2011年取消了免除职工社会保险费用的政策。大企业因企业规模较大,能勉强应付环境的变化,但中小企业很快濒临倒闭。
另一方面,外企因本国经济景气低迷,逐渐失去进一步在国外投资的能力,这也是部分外企撤离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在中国生产产品后将其出口海外的外企,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出口严重受阻,最终不得不败退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