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德国制定工业4.0战略,提出将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应用到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升级,以区别于前三次源于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的工业革命,以巩固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国家之一的地位。工业4.0带动全球范围内对制造业升级路径的研究,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在国家层面展开,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制造业第一阵营的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正在制定中,包括智能制造、强基工程、设计能力、制造服务业、质量效益等重点内容。纺织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单位数、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占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11.8%、6.1%、7.1%和6.9%,与制造强国战略相对应,各项纺织强国建设内容已在积极实施,结合行业特点努力向工业4.0方向转型升级。
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纺织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利润率比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在高新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创意、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引进、消化、吸收的跟随型研发模式已不能满足纺织业对原创性研发的需求,要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扩大研发队伍规模、完善研发创新机制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和终端消费紧密衔接,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效果。
大幅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根据估算,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我国的3倍以上。我国纺织工业需要研发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降耗水平。建设智能化管理的涤纶长丝生产线,实现长丝自动落筒、丝饼运输、堆放、包装和管理的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纺纱成套生产线,使万锭用工水平进一步降低到每班10人以下;建设智能化印染成套生产线,实现流程数控化运行、设备和工艺参数在线监控、工艺数据库管理;建设服装、家纺产品数字化生产示范线,实现生产、仓储和电子商务的集成。
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下游服务。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已经创新了纺织品服装营销模式,而工业4.0时代,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原料配制、订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甚至回收利用的各个阶段,通过物联网、务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使生产个性化、小批量产品具有盈利可行性。研究适用于纺织工业的全新商业模式,使消费者和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实现协调统一,包括标准管理、动态定价、服务水平协议、碳排放量等关键内容,并通过先进的传感、通信等信息技术保障优质的下游服务。
工业4.0应对资源和能源危机、人口结构变化等挑战,描绘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处于探索阶段的复杂系统工程,纺织工业从自身特点出发,在规划发展模型、搭建网络基础、建立行业标准、设置安全保障、设计组织结构、工程师培训等方面,需要集全行业力量积极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在工业4.0愿景下加快纺织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