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月份以来的持续下探,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在11月份跌至5年来新低。国家统计局表示,随着天气转凉,12月份物价水平较11月份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中国CPI同比涨1.4%。这是继2009年11月同比涨幅0.6%以来的最低CPI月度涨幅。其中,食品价格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1.8%。1-11月平均,中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0%。
食品价格依然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和去年同期相比,蛋价上涨16.5%,鲜果价格上涨14.0%,粮食价格上涨3.2%,水产品价格上涨2.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5%。不过当月,猪肉价格下降3.8%,鲜菜价格下降5.2%。
食品之外的七大类商品五涨二跌。其中,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涨1.0%;居住价格涨1.4%。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8%;烟酒及用品价格降0.7%。
据测算,在11月份1.4%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
从更能体现价格近期变动的环比数据看,11月份,中国CPI环比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下降0.1%。
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说,1.4%的CPI同比涨幅没有超过可控的上限,同时也不是一个通缩的状况。她认为,价格走低要分析具体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也指出,11月份CPI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天气、季节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余秋梅分析说,11月份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南方露地蔬菜的生长和香蕉、柑橘等水果的采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进入旅游淡季,飞机票、景点门票、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下降。而国际方面,原油(62.90, -0.92, -1.44%)价格持续下跌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也拉低了CPI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