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为2009年11月以来新低;PPI同比下降2.7%,已连续33个月负增长。
随着通缩风险加大,货币宽松的预期持续强化;但股市疯涨又引发了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市场认为决策层可能会更为谨慎。
对货币政策预判的争论,鲜如当前这般激烈。
通缩压力引发宽松预期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4%,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5%。两组数据均低于预期。
今年9月和10月CPI均上涨1.6%,这意味着CPI涨幅连续3个月停留在“1时代”。此外,1.4%的涨幅已经是近5年来的最低值。多家机构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低通胀格局已经确立。
“11月PPI环比继续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从影响程度看,石油和天然气、成品油、化学原料和制品分别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0.2、0.1、0.1个百分点,三者合计影响0.4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80%。
花旗集团报告显示,非金融国有企业和消费行业获得的信贷资源被不断压缩,成本上升,从而抑制了整个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放缓则又加剧了产能过剩,引发通缩压力,PPI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明年通缩压力可能因欧洲、日本通过本币贬值出口通缩而加剧,2015年CPI很可能低于2%。
长远来看,机构普遍认为两组数据还存在下行压力。交通银行(5.76, 0.00, 0.00%)金融研究中心预计,物价水平将保持低位,全年CPI增幅在2%左右,明年CPI同比仍有继续下行的可能;PPI负增长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这一轮PPI负增长已创近30年工业领域通缩的最长时间。
民生银行(8.64, 0.00, 0.00%)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CPI和PPI未来走势看,中国已现通缩隐忧,需要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应对,包括进一步降息、启动降准、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贬值。
“从历史经验看,一般CPI在3%是比较合适的,从数据看确实有陷入通缩的状况。”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锋对本报称,“从道理上来说央行[微博]应该采取降息,特别是降准的措施。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的话,经济下滑的态势,可能会比较危险。”
与此同时,近两日人民币对美元暴跌超500点。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受到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央行将继续推出更多宽松政策的影响。
资产价格泡沫忧虑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忧虑,决策层对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仍较为谨慎。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表示,虽然总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应看到“三期叠加”效应,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不完全是通货过度紧缩的问题。
“我认为主要还是调整过去深层次矛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阶段性现象。从股市就能看出来,投资机会、钱、货币流动性还在。但是根据这两年的形势,政策上可能还是需要有一些稳增长的政策。”卢锋称,尽管物价数据有下行压力,但整个形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可能还是在延续前几年调整的格局,所以宏观政策还是应该要稳,不要就这样改变宏观政策稳健的基本立场。
上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另有不少观点认为,当前市场资金利率较低且流动性相对宽松,如果央行短期内降准或降息,将造成股市流入资金持续增加,加剧资产价格泡沫。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章俊则对本报称,股市暴涨会导致央行担心资产泡沫,所以降息降准的时间点可能会往后推,而力度也会相应降低。
“央行已经做好降息降准的准备。”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告诉本报,尽管中国经济小幅波动,但未呈现进一步恶化态势,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也没有加重迹象,没必要立即降息。当前股市走牛,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降息降准的时间,预计1~2个月内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
降准还是降息?
与此同时,业内对于货币政策宽松路径的争论也相当激烈,主要分为降准派和降息派。
殷剑锋对本报表示,11月份基本上已经代表了现在经济的状况,12月份应该很难出现大幅度的翻转,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说,降准的效果应该更好。
“短期内降准极有可能,降准的概率比降息的概率要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对本报表示,一方面银行的准备金率为20%,是偏高的;另一方面,未来存款保险相当于准备金方面的支出,再考虑到传统的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通道在收窄,结合目前经济形势,比如CPI比较低,年底市场的流动性包括生产现金都会增多,综合这些因素,央行在近期可能会降准。
另外一派观点则认为降息才更有效。
章俊对本报称:“降准更多的是看流动性。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其实不缺,只是说现在的流动性在股市等资产上,在金融体系里‘空转’,现在降准的话,流动性可能还是会进入金融体系或者虚拟经济‘空转’。实体经济得不到流动性,那还不如降息。我觉得降准的迫切性是不如降息的。”
章俊还称:“我预测明年降息2~3次,但没有预测降准。央行将视市场流动性状况,相机抉择启动降准程序。”
还有市场观点认为,投放外汇占款可能成为央行的选择,因为这种做法有两个优点:首先,不像降准、降息动静那么大,不至于为市场情绪火上浇油;其次,推动人民币适度贬值,可以对冲近期美元指数的强势上行,压低实际有效汇率,支撑后继乏力的出口。
民生证券分析称,近期的市场表现似乎正在印证上述观点:一是人民币在岸价大幅贬值,超过了离岸价;二是人民币中间价逆势升值,似乎是央行有意上调,意在为投放外汇占款(会造成贬值压力)留出空间。
不过对于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增加流动性的观点,市场也有质疑之声。
“这里面外汇占款是很大的一个变量。但具体央行是否用停止对冲外汇占款来注入流动性,短期内看不到这种重大政策转变,因为外汇占款波动还是很大的。”章俊认为,明年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幅度将加大,央行不可能放任外汇占款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