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拥抱黎明前的黑暗:实体经济正在构筑底部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31日

  本文作者为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  

  经济与资本市场

  理解中国经济可遵循短周期和长周期两条线索。短周期内,房地产投资下行拖累经济下行,经济下行拖累就业,保就业就要保增长,保增长的方式从财政刺激为主转向货币刺激为主,而货币传导途径的不畅又易催生泡沫,去杠杆将是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即未来的一到二年内,货币将维持稳中偏松的状态。长周期内,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长周期的筑底阶段,新老周期交替决定了2015年度的经济基本面将稳中偏降并筑底回升。因此,货币的稳中偏松与经济的稳中调整决定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市场,将处于长期慢牛的状态。

  短周期线索

  短周期内我国的宏观经济呈现十分明显的季度波动特征,自九十年代至今,经济运行在季度之间就呈现“一上一下”的特征。目前经济在短周期内的运行正处于经济下行压力与政策向上托力间的平衡,因此保增长力度的大小就立刻体现在了经济的波动。同时这也表明,理解中国经济短周期的关键在于理解政府与经济基本面的互动。

  房地产投资下行拖累经济增速。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走过人口红利的趋势性拐点,长期下滑趋势难以逆转。基建投资虽对部分对冲地产投资的下滑,但从测算结果来看,无论行业本身对增长的贡献率还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房地产都要强于基建,在财政受限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很难做到完全对冲。目前在政策和金融条件放松之下,地产销售已企稳。由于地产投资滞后于销售,预计明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房地产投资增速将逐步见底,届时经济的下行压力也将消除。但经济的整体下行和高库存制约了房地产业的上行空间,因此即使明年二季度房地产业如期企稳,下半年回升的幅度也很有限。

  经济增速下行拖累了就业。在地产下行持续打压经济的时候,继续坚持“保增长”的目标是否还有必要?数据显示就业数据存在与经济增速类似的周期性,这表示“保增长就能保就业”的逻辑仍然成立。但我们仍需警惕就业弹性较低的事实以及真实失业率数据缺失的风险,因此“保增长”的底线仍然存在。今年三季度以来,由于受到财政的制约,保增长的方式明显由财政刺激为主向货币刺激为主转移;一些政策兼具了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特性。随着明年的增长目标从7.5%下调为7.0%,保增长的压力将减小,调结构的步骤将加速。但在经济仍具有下行风险的情况下,政策将更注重对系统性风险的规避。

  政府推行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一大顾虑是货币传导渠道不畅易催生资产泡沫。目前货币政策正处于“堰塞湖”的困境,一方面银行惜贷使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信贷传导渠道受阻,另一方面直接融资(股/债市场新发行)成本过高,使宽松政策下的大量货币淤积于银行体系内,令金融体系被动加杠杆。而与此同时,资本项目的开放(沪港通)、国企改革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快速发展打开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面,在改革预期的提振和宽松货币环境形成的无风险利率下行条件下,投资者热情得到提振,增量资金不断进入股债市场,推动资产价格急速上涨。因此,市场呼唤广义的货币金融政策完成货币传导路径的“堵”和“疏”,更好的将央行放的“水”引入实体经济的沟渠。具体说来,银监会及证监会方面将“堵”住货币在部分“刚性兑付”产品中的流动,规范信托、理财产品市场,清算地方政府债务,达到打破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目的,促进无风险利率的改革;同时“疏”通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渠道,实质性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全面性的去杠杆不会展开,但标的于房地产产业链的“结构性”去杠杆将会缓慢展开。我们当前与1999年一样处在周期底部,但不同于上轮周期,结构性、平缓去杠杆将取代大刀阔斧的清理。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经济的国有成分过高,亟需大手笔整顿;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地产产业链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势虽然也很严峻,但并未发展成整体系统性风险,因此调控的思路会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在本轮去杠杆过程中会维持稳中偏松,将助推股债商品等各类资产市场的长期慢牛局势。最理想的去杠杆路径,将遵循“以行政性干预堵塞漏洞引导信贷流向”和“推动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为主,以 “一带一路去过剩产能”和“危机时向政府转移杠杆”为辅的四条路径并行的方式缓慢推进。

  长周期线索

  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的36年时间内,我们大体经历了两个完整长周期的洗礼,目前正处在新老周期的交替时点,与1999年同样处于大周期的底部,具体表现为:经济缓慢筑底,结构缓慢转型,经济运行和政策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1999年与2014年的宏观经济均在前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97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路径存在相似性;两时期的经济筑底主要都归因于过度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和高杠杆,以及坏账堵塞了银行的信贷渠道。因此在这两个时段,结构化的改革均倾向于从“去产能,去杠杆”的思路开展,以期解决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带来的中长期增长问题。政策方面,1999年与2014年政府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此外,在国有企业改革、反腐败、成立资管公司清理信贷渠道、资本市场利好政策等方面,两个时期也有诸多相通之处。无论是客观经济运行还是主观政策,在长周期的视角下很难再找到两个更相像的时期。如此之多的相似特征似乎为我们判断当前经济状况及政策走势提供了依据。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已确定把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从今年的7.5%下调为7%,而我们测算明年经济的潜在增速在7.2%左右;上一次因为前一年度未完成经济增长指标而下调下年度增速目标正是在1998年。这意味着政府的保增长措施将明显减弱,小规模或定向的刺激政策仍然会持续,经济仍将呈现小波动的特征,整个2015年经济将是筑底调整的平稳过渡期。根据我们的测算,2015年均增速将在7.1%至7.2%之间。随着地产投资的企稳,经济最低点将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前半年低,后半年企稳,先见黑暗,再见光明;而后半年的增速取决于结构改革推进的速度和力度。

  放眼全世界范围,我国的结构性改革是充满希望的。自08~09年的大低谷后,美国已经成功完成去杠杆,基本面正在复苏向好,而中、欧、日均处在结构改革的推进过程当中。欧元区的内部矛盾、以及日本的财政货币框架内在悖论,使得它们的改革进程举步维艰。而中国的结构改革在稳步推进,其根源在于我们有强大执行力的中央政府。

  2015年下半年经济企稳复苏的强度取决于结构改革推进的力度。中国的结构转型是自上而下的、主动的,政府执行力是关键。需求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这需要一系列的民生改革;供给层面将以财税、土地、国企、金融以及法制领域作为切入点。

  在经济下行的黑暗中,中国经济必将迎来下一轮产业全面升级和复苏。这是因为中国高端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即“工程师红利”。它将带动产业全面升级,这与美国90年代复兴的逻辑如出一辙。首先在经济筑底调整时行业分化加大,科技小行业先行,随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随着生产率的提升而逐步回升。破坏性创造的过程正在加速,这正是大周期筑底的标志。虽然2015年前半段还会有回调,但我们已经抓住了暗夜中的火炬,去拥抱这黎明前的黑暗,迎接前方的曙光!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24-09-26]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聚焦8月份中国经济走势[2024-09-14] 
·一批增量政策有望落地 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期[2024-09-18] 
·开放信号密集释放 更多吸引外资“长钱”举措有望出台[2024-09-04] 
·多地出台新一轮支持举措 “两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24-08-30] 
·23省份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谁在领跑?[2024-07-25] 
相关出处  
·金砖四国分化:谁是金 谁是砖?[2014-12-30] 
·一张图理解全球石油市场格局[2014-12-30] 
·油价暴跌 美油布油再刷新五年半新低[2014-12-30] 
·12月30日见闻早餐:你需要知道的隔夜新闻[2014-12-30] 
·华泰证券:工业企业利润加速下滑 宽松需求更强烈[2014-12-29] 
·商务部预测数据“消失” 中国外贸增长恐第三年未达标[2014-12-29]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